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 一一《怦然心动》美国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我们总是喜欢去定义它的标准。总是喜欢去猜测具体属于哪一种,哪一类?仔细想想曾经年少时的我们,是否有时候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回忆往事,包括少年时期的彼此,可能是因为孩童时期的一切情感是美好,纯洁的,一切总是随其自然的发生与开始。因为它总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突发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怦然心动》是美国作家文德琳2011年12月25日出版的小说。《怦然心动》电影也取材于这部小说,最开始作家文德琳是位儿童作家,开始预估的受众群体也是往青少年为主要书迷。书刊发售后,没想到的是在成人书迷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共鸣,故事主人翁朱莉和布莱斯的爱情,也让我们怀念起当初那种似曾相识的初恋。主要叙述了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从小相识相知,从讨厌到单纯的相爱的一个故事。2010年翻拍成电影《怦然心动》,获得了很多人的共鸣与喜爱,奉为了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叫”罗伯·莱纳“,可能对于中国影迷来说,这个名字相对于比较陌生。他和中国的“尔冬升”导演一样,最开始参演电影出道,后面逐渐从荧幕前转幕后。罗伯1958年参演首部电视剧《77号日落大道》出道,后续也参演了多部电视剧电影。真正让他成名的是1984年执导首部电影《摇滚万岁》而获得关注,并逐渐往导演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聊到的《怦然心动》就是由他执导。创作的初期,罗伯才执导拍摄完《遗愿清单》这部电影,是一部侧重解读人生最后阶段的经历感悟的故事。几年后,他换了另一个角度,想去拍摄一部年少纯真时期的成长过程的故事,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看了《怦然心动》这本小说,灵感爆发,发现这就是和他想法相符的剧本。经过一系列的谈判,终于拿下了《怦然心动》电影的拍摄权,这部电影也由此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片,以男女主角视角的叙事方式来进行的故事延展,通过两个人各自的内心情感表现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与人的想法。新颖,巧妙的表达每个人在感情面前的不同感受,和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表现去看待其他人。

故事发生于1957年的一天,男主角(布莱斯)一家。来到了一个小镇定居,孩童时期的他透过车窗遇到了女主角(朱莉)。朱莉一开始,第一眼,就被这个小男孩所吸引。从第一次不经意的握手,同个学校,相近的邻居,为故事的发生点,开始了后面几年的持续的成长故事。

讨厌,喜欢,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莉一开始,就对这个外来的小男孩就一见钟情。以为这个小男孩是害羞,并主动的攀谈交流,主动的引导,快速的容纳进这个小镇。可布莱斯和他父亲不以为然,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奇怪,一开始并不是很喜欢她,只是碍于绅士身份的拘束,让他们没有直接的拒绝和否定。其实,在人际交往的过程里,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新交的朋友,客户,同事。成人社会里陌生的强制社交守则,让我们忽略内心的想法,而去主动的社交,只想更快的融合新环境而不是像年少时期一样,任自己的感觉去结交适合的朋友。导致的问题也可想而知,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建立起来的感情,表面上很美好和谐。一旦因某观点的不和,某行为的不理解,这层薄弱的关系就会随之崩塌,引发后续的很多问题。工作上的小鞋,背地里的议论八卦。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的这层情感,能引发很多成年人感触的一部分共同点吧。

误解也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明明真心相交,沟通交流,指出问题。但是往往是热脸贴冷屁股,人之所以不同,就是与生俱来的情感表现。这是问题的所在,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理解某件事与某个人,以为自己的思路与看法是对的。却不知早已和其他想法相左。

就如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许我们很难再回到过去,再去珍惜经历。但是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把回忆藏在心底某一处,触碰到了再去想起,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思绪万千,人各不同

电影里各个角色的刻化与演绎,这也算是点睛之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想法与梦想。表达出形形色色不同人,经历相同事情看法都是不同。
朱莉

外向,简单,勇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敢爱敢恨的人。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让她懂得了穷而不悲,乐观心态体验生活乐趣,去感知去有着自己的理解。

电影里突显的性格色彩也很明显,朱莉对布莱斯的敢爱敢恨的表现。

电影里梧桐树被房主要求砍掉来盖房,朱莉最开始的斗争反抗到最后的无奈。

树被砍掉后,父亲为了让她走出这段情绪。专门画了一幅梧桐树的画作给她,引导性的正确看待生活带来的负面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布莱斯

布莱斯性格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教育产物。在父亲价值观的引导下,一开始就对隔壁的一家人有所反感。嫌弃他们不修边幅的草坪,嫌弃他们的鸡蛋带来的沙门氏菌,不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幸而他的外公,所传递的东西,引导性的衍生出后面的事情,逐渐对朱莉一家有所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切特

布莱斯的外公,是一位风度慢慢的绅士。对人对事,彬彬有礼,待人看物不以主观去评价。从和朱莉聊天开始,知道了布莱斯的扔鸡蛋事情后,他没有直接责怪,只是引导性的点拨自己的外孙,在错的时候,从旁引导,对人的天性,观察洞若明火,是一位智慧的老人。虽然影片里几笔带过了他老婆的事情,但是从这点无疑能看出,他对亡妻的爱已刻进了心底深处。

④朱莉父亲和布莱斯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④朱莉父亲和布莱斯父亲

这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面。两家人的经历路程所遇到的环境,让一个人改变了,但也让一些人没有改变。这两位父亲就是最明显的社会现实的真实体现,布莱斯父亲再一次邀请朱莉一家家庭聚会时,调侃过朱莉哥哥他们学音乐的事情。后也了解到布莱斯父亲以前也是玩音乐的,后面因某些原因放弃了。但是随着朱莉哥哥聊音乐和大家聊的很愉快时,他脸上露出的无奈与失落。也许心底深处他还是爱音乐的,只是社会现实彻底把他改变了,他瞧不起不努力奋斗赚钱的人,穷困了还在追寻自己的理想的人,不考虑现实。但有很羡慕那些继续追求梦想的人,继续坚持的人。

而朱莉父亲则纯粹是追逐理想的人,在忙碌的一天之后。虽然不富有,但是他也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画作,固执的有些可爱。这也是他带给他孩子们的,理想不可怕,没钱不可怕,不追求结果,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价值观的冲撞

穷与富,社会阶级的区分,人生等级内心里一直存在。

飞机上的商务座,VIP座位。飞机场的VIP通道和普通通道。连最大众的图书馆,也区分了饮茶休闲区(消费使用),没有付钱的读者虽然也能免费看书,只能站立着或者坐在旁边的阶梯上看书。

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去形容穷与富:

今天半夜突然想喝茶,于是把茶滤装满茶叶塞进暖水壶里,没想到茶滤把暖水壶内胆砸碎了,于是就把热水壶内胆碎片倒进马桶里想冲走,偏不巧把茶滤也倒进了马桶,穷人会把茶滤从马桶里掏出来洗洗继续用,而这在富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一一一孤独的根号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

故事的感悟娓娓道来,也快进入了尾声。电影带给我们的深度与理解,是不同层次的不同感悟的。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事与人。但初心不改的我们,能否把握住心底最后底线与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去定义。我们也没法去说到底是对还是错,至少唯一能知道的是,我们从电影里还能感知,感受到哪一丝的当初还保留的纯真情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