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富春江畔的书法名家孙峰民

峰鸣的峰

文/环溪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晚,“元泰家宴”席前,峰鸣把一套《姜寿田书画理论文集》送给了我,一份沉甸甸的精神大餐。这与三十多年前在他家吃酒时的一个情景是何曾地相似,只是那次他给我的是一本书法杂志和一张苏东坡《寒食诗帖》。这勾起了我与峰鸣哥结识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峰民小我整整十岁,但我一直叫他“峰民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师范毕业分配到圆通小学任教,坊间俗称“二小”。那时,我已经在县城工作近十年。由于对书法的共同爱好,我们有机会结识,初次见面,便觉投缘。一来二往,即成至交,就称兄道弟了起来。他叫我保尔兄,我叫他峰鸣哥。闲暇时光,他经常到我办公室兼工作室来小坐。我也常去他学校的宿舍走动。那时的交往非常单纯,主要是谈些书法学习和活动方面的事。我虽然比他年长,但总觉得他对书法学习或教学的目标比较远大,格局比我们要高。他经常冒出一些大胆的想法。一次,在他学校宿舍吃过小酒后,他带我到一楼的地下室。进屋只见一块长木板搭成的书写台,笔墨纸砚、字帖字典、报刊杂志,各色书法用具齐备。四周挂满了他的临帖作品,满满的一屋子书翰墨飘香。这个场面分明就是他追求书法的行动宣言。说实话,我学书法那么多年,也没有峰鸣哥的资料多,这气场对我震动和启发很大。就在那次,峰鸣哥同我说,想把书法引入课堂,作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环溪村初中当民办老师的时候,开设过写字课。苦于当时没有书法学习资料和老师。他的这个大胆而超前的想法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峰鸣哥说干就干,立马组建书法师资力量,准备书法教学材料,在二小像模像样地搞了起来。果然,书法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没过多久已经蔚然成风。峰鸣自己更是教学相长,得心应手。他还别出心裁地邀请当时桐庐县里出名书法家担任书法辅导员为学生上课,甚至邀请当时全国书法名家到学校开讲座,举办学校书法展赛活动等。二小的书法教学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得到了家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逐步成为了二小的特色教学品牌。峰鸣哥开创性的书法进校园,无疑为后来二小成功创建国家级书法教学基地打下了扎实基础。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刻苦学习,临池不辍,突飞猛进。1993年,他的书法作品入展全国二届新人新作展,这是全县首次第一人,当时的《青少年书法报》作采访报道,具有标志性意义。二小获国家级书法教育基地和作品进入国展是峰鸣哥早期收获学习书法成果的两个新峰。还有一件事也足可写入“桐庐书法史”的,那就是九里洲峰鸣、痴墨斋阿昌、独山丁军“三青年书法展”。他们的作品,无论书体、尺幅、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在书法艺术走向复兴的过程中,这次展览可以视为当时桐庐书坛活动的一个里程式的高峰。时至今日,还被人们提起而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多岗位的调动,工作繁忙,一段时间内,几乎看不到峰鸣哥书法作品参加公开的展览。但有一次的所见仍然让我再次感动。那是他调任怡合乡党委书记不久,我去怡合乡政府所在地的百岁坊看他。见面的时候,看他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地道的农夫衣着,脚上穿着高绑雨鞋,身上湿漉漉的,好像刚刚从田里干活回来。后来才知是到抗洪第一线指挥抢险了。在乡镇领导的岗位上,遇到急难险重的事,他就是这样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克难攻坚。尽管身处这样的工作环境,峰鸣哥还是没有松懈他的书法学习。在他寝室我看到,小窗前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书法字帖和笔墨纸砚,见缝插针,读帖临摹,从不间断。只是他低调不“鸣”,书法作品不轻易示人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峰鸣哥的近期书法作品,更是令人惊喜,其气、势、韵融为一纸,潇潇洒洒,可谓字如其人。姜寿田老师称赞峰鸣是“书坛逸民”,并以专业的精神和角度赏析了峰鸣的书法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指明了前进的愿景。姜老师写道:孙峰民的书法是偏于追寻心性化的,他追求书法的情感表达与风格的奇变,以奇求正,但雅不失正。在风格审美变奏中,透出骨力淡宕和人格的守正,这使他的书法自然归趋于对神采的追寻。书法围绕“人化自然”是如此不同凡响地与人同构而呈现出审美的超越风貌。对于始终怀有人文信仰的孙峰民来说,书法的人文化变和在“神采”上的悟究,自然应是伴随他生命里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到时他的书法应会是另一番灿烂景象吧。姜老师的这段书评太好了,正是我所想而又写不出来的。所以,全部引用了。齐玉新老师评价峰鸣的书法说:“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主要以挥洒自由的行书和草书为主,这也暗合他的脾气秉性,大大方方、磊磊落落的痛快书风。”如今,峰鸣的书法已经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路几千重,秀色此一峰。峰鸣的峰,前面有山,上面是文,下面含丰。在学习探索书法的道路上,峰鸣哥转师多益,博采众长,临池不辍,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必将翻越一座座高山,攀登书法艺术新的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峰民艺术简历

孙峰民,笔名峰鸣。号缶鸣、九里梅洲。1968年2月出生于浙江桐庐富春江畔梅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桐庐县书法家协会顾问,杭州子陵书院顾问,叶浅予书画院副院长。师承王冬龄、陆家衡。后又随朱关田、赵雁君、刘文华、胡传海、姜寿田、洪厚甜、崔胜辉等老师学习书法。作品曾在全国二届新人新作展、首届全浙展等展览中展出、获奖,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2011年教学成果展中获优秀奖。另有作品发表于《书法》《书法报》《书与画》等等。《青少年书法报》作过专题报道。有作品被相关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现主要从事书法教育和书法交流活动。

来源:百年印社·乐石社、《时代中国》杂志

发布:何媒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