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最近终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超前点播版剧集,在二十一到三十一的故事内容当中,女主王儇可谓是经历了她前半生里最痛苦的三件事:母亲自刎、父亲被斩首、自己的孩子也在这场腥风血雨的宫变当中没能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的支离破碎让此时的王儇倍感忧伤,或许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之下走出,回到过去那个无忧无虑的小阿妩了,而这一切大约都要归功于她的舅舅,王朝的现任皇帝,一个看似冒进,却又心思深沉的男人。

马家皇帝的心机到底有多深?有次晋敏长公主入宫,皇帝支走了自己身边所有贴身服侍的内官,私下里单独问了妹妹这样一个问题:“你是王蔺的妻子,还是王朝的长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当时晋敏并没有明确的回答过皇帝的这个问题,可后期这个问题所发挥的威力可是一点也不小:晋敏左思右想,最终为着马家的江山,跑去皇后面前质问皇后,若有一天你哥哥也想要这皇位,你该如何去选择?一句话又成功地离间了王氏兄妹俩的感情,皇帝的一石二鸟之计在这段剧情里被编剧展现的淋漓尽致。

等到王家兄妹不再一心、互相猜忌的时候,皇帝才启用了自己一直留在王家的那颗棋子,这个人就是《上阳赋》的女主,王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如此说呢?其实故事的开端早已点明,阿妩从小是在宫中长大的,一个女孩子皇太后不教她绣花,却教她背地图,由此可见,无论是马家还是王家,都将王儇当成是未来的皇后去培养,可是即便是皇后,只要端庄明理便已足够,不一定非要把对方变成一个智慧背囊,什么事都必须去知晓。

很显然,皇帝从一开始就想把阿妩留给他最疼爱的小儿子子澹。子隆和王儇一起长大,子澹也是一样的,王儇明明与子隆血缘更近,却和子澹的关系反而更好,这恰恰说明,皇帝私下里肯定没少为两个孩子创造相处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皇帝有三个儿子,老大是王蔺的外甥,又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娶了王儇只不过是如虎添翼,老二基本上被皇帝给忽略了,只有老三,性格文雅,不善谋略,也不喜皇室的斗争。

对应着看王儇,城池被围困了她便策反内部将领,国家被围困了,她捆了将军的亲属前去谈判,王儇的性格属于刚柔并济,理智果敢的那种,再加上才情、智慧都是古代女子中很少具备的,子澹的短板刚好是王儇十分擅长的领域,因此皇帝在王儇婚嫁的问题上才会费尽心思的许她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王儇嫁给了豫章王,超出了皇帝的预期,有一段时间皇帝还曾想过除掉王儇这个外甥女,省着她将来会帮豫章王夺权,直至二儿子马子律突然转变了协助自己的初衷,皇帝才瞬间又想起了这个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棋子。

王儇可以说是被皇帝培养的两边不靠,不帮王家,也不帮马家,只为了心中的大义,偏偏马家又是现任权力的拥有者,相当于正理的一边,而且王儇心肠又软又认亲,妥妥地被皇帝利用到了骨髓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皇帝临终前的那一段,明明可以直接下达遗诏,告诉皇后太子就是整个大成未来的君主,可是事实上却是,皇帝将遗诏交给了阿妩,除了阿妩,其他人尤其是王蔺,都以为皇帝是突然去世的并没有遗诏,如此一来王蔺叛变被除掉了,皇后本性暴露被世人看清,太子登基不会再有所谓的外戚专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还是在临终之前皇帝的那段陈词:“看不上厌恶的权势,你也失去了阿妩。”用感情顺利激起了三儿子子澹埋藏心底的夺位之念,这位年迈的老者着实向观众展示了那句俗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只是可惜了王儇,被自己的亲舅舅算计,失去了原本和谐美满的家庭,更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论心机,皇帝真的当属第一,竟花了二十几年培养了王儇,在王家留下了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