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银河
图片来源于影片《非正常死亡》
尽管男女平等的原则早就被确定为国策,职场上的性别歧视还是时隐时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公领域被男性垄断了几千年,女性只能算是一个不到一个世纪的“新来者”。如果说在公领域中的性别歧视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才真正出乎人的意料。
首先,性别歧视表现在就业机会上面。
生育是女性遇到的一个难以逾越的性别歧视的潜在因素。由于在生育前后的一段时间,女性的工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女性无可回避地要面临生育与工作的矛盾。由于有生育的可能性,女性相对于男性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在进入职场后还会面临生育还是保留职位的两难选择。
图片来源于影片《辣妈正传》
在中国,招工中的性别歧视还是很明显的。这一问题首先以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存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招工过程中。根据一项对企业招工意愿的调查,当被问及“工薪相同愿意招男生还是女生”时,用人单位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在75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42家(56%)愿招男生,只有3家(4%)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35%)。
其次,在工作领域的性别歧视表现在劳动报酬上面。
虽然我国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并不严重,但是,离男女平等的理想境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西方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女性的平均工资相当于男性的60%,我国在劳动报酬的两性平等方面属于水平比较高的:在改革开放前,女性的平均收入是男性平均收入的77%;改革开放后,这个比例略有降低,大约为男性的七成。
西方有一个幽默故事反映出男女两性劳动报酬差异的现状:一位易性者是某酒吧的常客。有一天,他忽然对酒友们说,他准备去做变性手术。过了些日子,她以女性的面貌重新在酒吧出现,老酒友们友好地接纳了她。大家围拢过来跟她聊天。他们问她:在变性过程中,你感受到的最大痛苦是什么?是割掉阴茎吗?她说:不是。他们又问:那是割掉睾丸吗?她说:也不是。大家说:那你最感痛苦的到底是什么?她回答说:我感受到的最大痛苦是公司削减了我的工资。(削减和割掉在英文中恰好是同一个字:cut。)
第三,职场上的性别不平等表现在性别的职业分隔上。女性被认为不适合或做不好某种工作,例如,女司机不管驾驶水平如何一概被认为是马路杀手。
性别的职业分隔又称劳动市场的男女分化,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虽然由于文化的差异,这种职业分隔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模式,但是某些职业从文化上甚至从法律上被规定为某种性别的工作这一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西方各国的统计,在504种职业中,275种有性别相对集中(行业中80%以上的人属于同一种性别)的现象,相比之下,男性职业总是比女性职业报酬高。
由职业分隔所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主要有如下特征:以男性为主的职业一般地位较高,工资较高,如行政、管理、专业专家、蓝领熟练工;以女性为主的职业则地位低,工资低,如秘书、家务、教师、护士、售货员等。女性的职业又常常是兼职性质的工作:权威较少,低工资,低声誉,如护理、教育、社会工作、图书馆工作。
图片来源于影片《安家》
性别职业分隔的形成既有个人原因(女性选择做兼职工作而非全职工作),也有性别歧视的原因。后者主要表现在女性的工作总是习惯性地被限定在传统角色的领域中,是传统角色的延伸,例如健康、教育、食品、成衣业、商店助理、清洁工等。女性的工作不成比例地集中在照料人的职业上,其中既包括有酬工作,也包括无酬工作,如护士、社会工作者、幼儿教师、照料孩子的人,包括母亲。大量女性在从事无酬工作或不能马上拿到报酬的工作,如农业、家务、志愿工作。女性很难进入传统属于男性的领域。例如美国女性一度在政府单位主管中仅占3%;在法官中仅占4%;在管理层中占11%;在基层工作中却占到70%。
现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传统上清一色是男性的角色出现女性形象,例如女法官。这既是事态的最新进展的反映,也是对媒体的女性主义监督所产生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影片《欢乐颂》
在中国市场经济化的过程中,女性在管理职业中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女企业家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其中60%以上的女企业家是1996年以后成长起来的。80%的女企业家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占55.8%,比男企业家高出2.5个百分点。
中国在性别的劳动市场分割方面还不属于情况最差的,但是女性集中到报酬较低的行业和职业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在对珠江三角洲外出务工的调查中发现,女性更多地集中在对技能要求较低的生产线上,而男性则有更多机会进入管理、高技能的职业。
第四,职场上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待遇上的不公正以及职业评价上的不公正。
女性遭遇的这些问题包括:女性职工福利少;培训机会少;升迁机会少;性骚扰问题;缺少托儿设施;妻子、工人、母亲多重角色压力;休闲时间少——55%的白领女性、50%的蓝领女性抱怨休闲时间少。
女性在职场上的升迁常常会遇到所谓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问题:仅从关于升迁的规定上看似乎已经是男女平等了,但是女性的升迁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主要是习俗和观念方面的障碍。换言之,这种歧视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一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遵循的“潜规则”。在原则上讲,人们都承认应当提拔女性,不应当歧视女性,但是现实却是女性普遍工资低,升迁慢,大量女性滞留在地位较低的工作岗位上。
图片来源于影片《非正常死亡》
由于长期以来女性的角色仅仅被当作母亲和男性的性对象,她们是职场上的新来者,因此她们的能力往往会被忽视,这就限制了女性被提升、受培训的机会,这是一种微妙的歧视。
男权制对这种现象所做的解释是:女性得不到升迁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在女老板底下工作,女性也不喜欢当领导,不能负责,过于感情用事,无法做管理工作。
男权制为工作歧视所做的另一种辩护是:女性是次等职工,她的收入是家庭的第二位收入。女性并不真需要这份收入,女性对工作不在意,不投入,喜欢事事依靠男性。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美国,工作女性中有23%是单身女性,19%是寡居、离婚、分居的女性。她们的收入的确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
第五,职场上的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将工作表现过多归因于私生活。
在对女性的道德评价上有男女双重标准,男性在性上随便一些被认为不伤大雅,而女性一旦有开放的名声,评价就很负面。
有些女性会因为衣着这类第三性征甚至因第二性征受到非难,一位职业女性说:那些说我胸大、穿得暴露是要故意勾引人的,我胸大怎么了,我胸大怪我咯?
相比之下,男性却很少因为第二性征(胡子等)或第三性征(衣着、发式)受到挑剔和责难,这是性问题上典型的男女双重标准,是男权制导致的性别歧视。
图片来源于影片《欢乐颂》
总而言之,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妇女处境不同,但是她们在工作场所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离两性平等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尽管男权制的性别秩序早已习惯于对女性的歧视,但是它现在只能利用残存的观念上和习俗上的优势,利用女性性格上的软弱,并没有真正的强制力量了。
如果有更多的女性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习俗和观念也会渐渐随之改变,女性也就有了反抗男权制歧视的力量。
只要女性在人格上更独立、更勇敢地做自己,就有力量对抗传统的观念和性别歧视。哪怕性别不由己,也要勇敢做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