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即赵匡胤。他以酒为工具,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表现得真可谓淋漓尽致。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更多伴随的是厮杀、战争。而宋太祖取得江山不得不说充满离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导演兵变夺权的闹剧。赵匡胤原为周世宗手下的禁军统帅。世宗因病而过早地去世后,年幼无知的7岁幼子登基继位。赵匡胤觊觎着皇位,经再三考虑,想出了“醉酒称帝”的妙计。他带兵征敌行至开封东北的陈桥驿时,已暮色浓重。他下令全军就地安营息宿,自己独自到帐中享用一桌酒席。当假装酣睡之际,他的心腹赵国义和赵普等领着一伙人涌入,将一件象征皇帝登基的黄袍套在他的身上,并呼啦啦地下跪齐声高呼万岁。赵匡胤假意推辞一下,就“勉强”答应下来。随后赵匡胤即回师开封,让人将早就伪造好的禅位诏书向满朝文武宣读,强逼那孤儿宴母乖乖地交权,改国号为宋,正式当上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如此干净利落地践祚称帝,而并未背上篡逆的恶名,酒在其中可是起到了特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以酒施恩,笼络人。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后主刘银曾被解往开封听候处理。赵匡胤在讲武池接见他,并赐予御酒,以示礼遇。但刘银却吓得浑身发抖、一再推辞,生怕赵匡胤也像他那样在酒中下毒。可是,赵匡胤仍连连劝酒。刘鋹不得不端起酒杯,边落泪,边苦苦哀求道:“为臣罪该万死,皇上既放了我一条生路,已是恩重如山,愿做一个听话的臣民,实在不敢贪图眼前的这杯酒,万望皇上恕罪!”赵胤听完刘银这一番话,知道他犯了疑心病,却并不怪罪于他,反而耐心地解释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推赤心于人腹,从来不搞小动作,怎么会有你所担心的那种事呢?”说完,又上前拿过他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并令人再备酒款待刘鋹。赵匡胤的上述言行,令刘银深为感动。赵匡胤的怀柔政策果然生效,刘鋹回去后尽全力做手下人的安抚工作,让他们心悦诚服、死心塌地为大宋王朝卖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以酒联络感情。赵匡胤当皇帝之初,常微服私访、了解下情、从不预先通知。因此,就连赵普那样的重臣退朝回家后,也不敢轻易换下官服,以防太祖突然驾临。某个大雪纷飞的傍晚,赵普估计皇上不会出行了,可是他刚换上便装,就听见了太祖的叩门声,并说其胞弟晋王赵匡义一会儿也来,乘这瑞雪之夜三人美美地喝一顿酒。当时,太祖显得无一点皇上的架子,并称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子,还亲切地请她也入席。在这种舒心、和谐的气氛中一起饮酒,自然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杯酒释兵权。人们常说得天下易,守江山难,赵匡胤也深知此理。他担心部下对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虽由他亲自率兵平定了,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国家仍处于动荡之中,因此他难免忧心仲忡。

他与谋士赵普商量如何“保位”。赵普说:现在藩镇势力仍太大,若把军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此话对赵匡胤而言,无疑是正中下怀,虽然他嘴上不说,但原有的意念更加坚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赵匡胤把心里圈定的石守信、王审琦等重权将领召到宫中之后,又特意把他们留下来设宴款待。席间,他请大家干杯后接着说:“朕有今日,多亏诸位爱卿鼎力拥戴,你们劳苦功高,朕终生不会忘怀。但不瞒各位,朕心里越来越不踏实,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真是苦难言啊!”众将听了,不解其真意,不免问:“如今天命既定,四海升平,皇上还担心什么,不妨讲来,臣等自当效犬马之劳,为皇上分忧才是。”赵匡胤严肃地叹道:“朕之所忧,正是此事。天下虽大,但皇帝只有其一,如此尊位,谁不想谋而踞之?”众将一听,不免大惊失色,慌忙顿首不迭:“皇上明览,臣等忠心耿耿,绝无图谋不轨之意。”

赵匡胤说:“是啊!我对诸位自然放心,但若你们的部下硬要将黄袍加到你们身上,届时势如骑虎,就算你们不想做皇帝,那也只得做了。”言外之意,昭然若揭。众将这时才算彻底明白了。出于无奈,他们一个个边磕头,边表态:“臣等真是喝糊涂了,何以未想到这一层呢!万望皇上宽大为怀,给臣等指条活路。”

赵匡胤“安抚”道:“众家爱卿莫怕,其实人生一如白驹过隙,所谓荣华富贵无非是积金聚财,安逸享乐……尔等何不交出兵权,多置田产姬妾,歌酒欢度,君臣之间上下相安,岂不快哉!”众将无不为见过大场面者,刚才险些喝了顿断头酒,此时皇上既给了个台阶,何不赶紧溜之乎也。于是,虽个个心里都不是滋味,但口头还连连称是,一副卑躬屈膝之态,匆匆拜谢而退。次日一早,众将不约而同地个个称病,向太祖呈上了辞职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祖此时还讲什么客气,大笔一挥,全部“恩准”,让他们都获恩赐而还乡过舒心日子去了。8年之后,赵匡胤又采用同样的手段罢免了王彦超等人的地方节度使之职。赵匡胤就如此“以酒为媒”,竟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解除了地方军阀的兵权,去掉了社会动乱的根源,维护了自己的皇权。

赵匡胤吸取了唐朝以来藩镇跋扈、拥兵自重、尾大难掉的深刻教训,化干戈于美酒,释军权于宫宴用和平的方式将军权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从而避免了一场诸侯割据、生灵涂炭的战乱悲剧的发生,比起那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念戎马功勋,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的皇帝来,毕竟是多了几许人情味。

但是,赵匡胤那重文轻武、偏于防守的方针,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也无疑有所影响。非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江山,终究体会不到保卫国家的永远不会是文臣的舌灿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