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豫记同河南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共同组建豫记濮阳运营中心。双方将全面围绕濮阳的上古文化、黄河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等在地文化资源展开打捞挖掘,用新媒体方式助力濮阳形象提升和乡村振兴。豫记地域合伙人计划稳步推进中,我们将和更多的同道一起讲好河南故事,为老家河南尽河南人的本份。
蓝家夏夏| © 撰文
XIAXIA| © 版式
他们是诗和田野
在做诗和田野一般的事
2014年10月份,张洪博在郑州中州大学的“河南爱故乡”的专题研讨会上,第一次看到了杨桐。
彼时,杨桐的女儿杨小七刚出生。
一年后的5月21号,杨桐的“二女儿”豫记也出生了。
两年后,张洪博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豫记创办人杨桐和他的两个“女儿”》,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在文中他写道,我喜欢豫记的文章,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胜过繁华都市的汽车尾气。
这位6年的金融从业者,被杨桐和豫记唤醒了内心的最初的情怀和冲动,他辞职了,做了一个叫做“洪博说”的公众号。
放弃了高薪工作,进入一个完全不懂的新行业,这种做法在当时没人能理解。
张洪博那时也不太清楚自媒体到底是干啥的?
除了对原创文字的热爱,他还一直记得杨桐的一段话,“我们不知道豫记新媒体将来的走向,但我们清醒地知道,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不敢懈怠,只有前行。”
他坚持到了现在,在前进的途中他遇也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群人都来自各行各业,有做新媒体的,有做文创产品的,有微博大咖,有音乐才俊,有文旅高手,也有文坛老炮,不过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有理想、有情怀、有思想。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热爱濮阳。
张洪博的文化传媒公司叫做诗和田野,他觉得他们在做的事就是这样,把诗一般的濮阳文化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
而我觉得,他的团队本身就是诗和田野。
就像他们的标语,最美的诗意,必在田野上飘荡!
高铁会让濮阳人走出去
“诗和田野”想让濮阳文化走出去
很多濮阳人可能都知道一个微信公众号,大嘴说濮阳。
里面的文章有吃喝玩乐,也有人情冷暖,随便打开一篇都能感受到背后的团队对濮阳深深地热爱。
这是张洪博团队运营的账号之一。
团队几乎都是濮阳人,对濮阳的报道更是有深度、有温度。
张洪博也深深热爱着濮阳。
但他不是濮阳人,他愿意称自己是新濮阳人。他说,我想让濮阳文化调动全球的濮阳人,也想让新濮阳人更加认识濮阳。
濮阳人最近很高兴,郑济高铁即将开通,濮阳终于要有高铁了,濮阳人可以更加便利的走出去了。
而对于张洪博和他的团队来说,濮阳更需要文化高铁。
濮阳有很多文化,颛顼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等,濮阳也有很多农副产品,西邵红杏、吴坝大蒜、古寺郎胡萝卜、范县大米等,都更需要走出去,走向河南,走向全国。
王国生书记曾说,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张洪博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诗和田野文化运营中心在过去写了1000多篇文章,累计200多万文字梳理濮阳,并通过视频、图片、文章多维度助力濮阳更出彩。
但这不仅仅是他们一群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团结起全球的濮阳人。
讲好河南故事
为老家河南尽河南人的本份
他又想起了杨桐和豫记。
豫记多年来的沉淀和积累,他一直看在眼里。
过去,豫记和豫记的作者们沿着河南85个县,一个村一个村的进行着田野调查,一个县一个县的进行资料爬梳,写下的河南1500万字的璀璨辉煌、古今传奇。
3600篇稿子、10亿阅读量、150万粉丝沉淀,旨在为全球河南人提供优质的文化食粮,打造首个以乡土乡情为纽带的社交平台。
特别是几个月前,豫记十年活动的成功举办。
张洪博也参加了,亲临现场的他看到了豫记和河南人的力量。
他想做,这就是濮阳。
借助豫记的力量,把濮阳的时尚、文化和人文艺术展现给世人。
于是,他选择了与豫记签约。
就在今天,豫记和河南诗和田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战略协议签署正式落地,双方共同组建豫记濮阳运营中心。
未来,双方将全面围绕濮阳的上古文化、黄河文化、黄河故事、滩区故事等在地文化资源展开打捞挖掘。
用新媒体方式助力濮阳形象提升和乡村振兴,与凤凰网河南同步合作,促进濮阳与河南各地市的经济内循环,更好的做好濮阳以及河南的全球化形象传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