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靠一张照片出圈的“犀利哥”,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行走在街头,穿梭在夜市,我们仍能见到许多流浪汉的身影,可偏偏却让这个穿着不同寻常的人走红了。

他的走红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偶然是指上传照片者的无意之举,必然则是照片里主人公的颜值加个人遭遇,足以吸引大众的眼球。“犀利哥”走红网络后,亲人孩子上门认亲,代言、资助、影视作品络绎不绝,他的后半生应该混得风生水起。

可谁知,才过去10年,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犀利哥”却仍在外面流浪。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如今的结局?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处流浪无人问,一朝出圈全网知。

2010年2月,一网友为测试新买的相机像素,在街头随意抓拍了一组照片,并将它上传至网上。照片的主人公因犀利的眼神、端正的五官以及与传统乞丐迥异的形象,迅速出圈,成为众多网友讨论的热点。因此,他很快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犀利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犀利哥”原名程国荣,因家境贫困,才外出打工,期间从未回过家,与家人也失去了联系,加之时常精神恍惚,生活不能自理,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同情与关注。借助网络的力量,多年以来一直苦苦找寻他的亲人终于找到了他,并把他从救助站接回了家。

期间,他不仅受到国内媒体的持续关注,甚至连国外媒体《独立报》也对他进行了报道,并评价他为“中国最酷的男人”,这尽管有些许讽刺,但说明了他在当时确实是网红当中能够火到国外的前无古人的例子。

或许正是因为看中了他身上的某些“价值”,许多商家对他进行了包装推销。从此,资助、代言、影视作品接连不断。

哥红遍网络,可网络并不属于哥。

刮了胡子理了发,穿上一身帅气西装,俨然一副广告代言人的模样。可他在后台的“嗷嗷大叫、哭泣”,他的无处是从,他的慌张与迷惘,难道人们都没有看到吗?也许人们被各类宣传稿蒙蔽了双眼,也许是人们选择性地进行了回避,忘记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精神病患者

一个说话会断断续续,头脑有时清晰有时恍惚,常年漂泊在外,渴望能够有一个家的人,人们怎么可以忍心去伤害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粉丝们只知道对他很失望,认为他不再具有当初照片中的那种精气神,变成了油腻大叔,却没有看到他在时装秀时的胆怯;没有看到他在与人交流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只会递烟的茫然;没有看到他在活动期间几乎没有笑过,全程默然低落的模样,人们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否定了他。

在时装首秀风波之后,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惧怕镜头、害怕与陌生人接触。为了不再加重他的病情,家人将保护起来,不再与大众接触。

几年后,有记者到村里采访,才发现他早已离开家,不知所踪,也许他仍在某个地方继续流浪。他红遍网络,可网络并不属于他。正如周立波所言:“犀利哥”之美在于自然野生,如果人工圈养就是对其扼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我们可以想一想,如今网红层出不穷,有人出圈靠追星,有人出圈靠恶搞,有人出圈却靠一次偶然的抓拍,就让他闯进了大众的视野。“犀利哥”就是最后一类人,但这真是他所想要的吗?还是被人们强加在他身上的呢?

毋庸置疑,是网络的助力才让程国荣找到了家人,实现了他一直以来念念不忘的梦,想要拥有一个家。

所以,在他清醒的时候,他才会对采访的记者说:“我要感恩,我要谢谢大家。”可是,受到众人瞩目之后,“犀利哥”这三个字所带来的流量,让一切都变了质。镜头下的生活,并不是他所想要的。

那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谁也不知道,或许他自己所憧憬的生活也并不是他所喜欢的,而流浪在街头才让他最有安全感。

千千万万的流浪者。

流浪汉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实例,他们是生活于城市之中却又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之外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外出打工只为更好的生存,然而大城市的压力,摧垮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渴望拥有一个家,但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让他们露宿街头。平时在街上,也许人们身边经过了无数个程国荣,但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都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不会施舍一分钱。但是当程国荣成为了“犀利哥”之后,他却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们趋之若鹜,纷纷合影留恋。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对待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可以做到熟视无睹。但当网络上暴露某某地方发生什么事情时,我们的心才开始跳动,指责旁边经过的人冷漠无情,做一个充满着正义的“天使”,站在上帝的角度批判众人。

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也许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但我们不应该这样,而是要勇敢地站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一直关注此事件的网友“老馋猫”说:他希望能借“犀利哥”事件呼吁一下相关部门,能多关心一下这些精神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生命应该是公平的,对于任何人都应该一样。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有心人,对待身边的一切充满热情与希望。流浪者也是人,也需要有温情,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关注到“犀利哥”一个人,我们更应该看到他身后的一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媒体人吴龙贵也曾说:没有悲悯的围观就是伤害。我们不能带着八卦的心理去围观那些生活不幸福的人,企图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也不能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批判别人的生活;可以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颗悲悯之心。

这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物欲横流,各类八卦事件无奇不有。上一秒让我们感到伤心难过的事情,在下一秒刷到一个段子时,就会开怀大笑,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难过。或许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再多一些怜悯之心,多一些善意的举动,多一份温暖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