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围绕在衡水中学身边的喝彩声和质疑声一直未曾消退,这所曾经寂寂无闻的地级市中学发展到如今,俨然成了应试教育的象征,那么,真实的衡水中学究竟是怎样的?

这里有一篇媒体记者与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的访谈稿,试图去梳理一二。该媒体认为,郗会锁发愁的是,在高升学率的“晕轮效应”下,衡中学生其他方面的光芒都被掩盖。

通读全文,记者将几个质疑抛给了郗会锁,但并未将衡中在河北省内外跨区域招生“掐尖”这一衡中崛起的核心质疑之一抛给郗会锁,不失为一种遗憾。

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在校长大会上发言。衡水中学供图(来源:新京报网)

作者 | 冯琪(新京报记者)

10月15日下午4点,河北崇礼,近600名校长参与的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上,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的演讲时间到了。

只见听众们迅速从分会场赶过来,一时间座无虚席,没抢到座位的听众站在两侧。

一小时的发言结束后,郗会锁被一众求合影、求交流的人群包围,他们中有慕名前来的教育从业者、追随而至的家长以及媒体记者。

衡水中学在全国备受关注。最近半年,衡水中学约有10次登上热搜,点击率动辄破亿。

“你说有多大压力?”郗会锁说,“出了名的日子不好过,我们现在是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一直以来,这所位于河北省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学校以居全国前列的高考升学率为人瞩目,舆论甚至将这所学校与“应试教育”“高考工厂”等字眼捆绑在一起,人们津津乐道于网络上流传的“疯狂的百日誓师”、“安装防护栏防止学生跳楼”“三分钟军事化管理”传闻……争议声中,衡水中学似乎成了一个“异数”。

这些传闻是真的吗?衡水中学曾不止一次辟谣。去年7月,郗会锁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明确回应这些问题——“许多事实的真相都没有搞清楚,是基于错误事实之上的评论。”

如果肯花时间翻看衡水中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许会发现这所学校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仅在这个十月,衡水中学科技节开幕,以机器人竞赛开场;该校6人入选生物学科奥赛省队,在决赛中斩获4金2银,其中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河北省第三届业余三人制篮球比赛(河北省决赛),该校男篮包揽青年组冠、亚军;再往前,盛大的田径运动会、80华里远足活动和感人的18岁成人礼……

郗会锁发愁的是,在高升学率的“晕轮效应”下,衡中学生其他方面的光芒都被掩盖——他愿意有更多人真正走进衡水中学,了解它的真实样貌。

真实的衡中什么样?“应试”与“素质”之争要如何收场?每年数以千计的教育从业者访问衡中,这所学校的魅力在哪?

近日,新京报记者对话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对此前的网络传闻作出回应,同时对衡中的育人理念、方式进行探讨。

“不要把高考当成洪水猛兽。但‘唯分数’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抓绿色升学率,不要抓‘带血的’升学率。”对话中,郗会锁这样对记者强调。

衡水中学跑操现场俯视图(截图自衡水中学相关视频)

01

谈学生在校状态:

“刻苦而不痛苦”

新京报:衡中的孩子苦不苦?不少人觉得衡中学生痛苦,那些传闻是真的吗?

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他们很勤奋很刻苦,但是衡中的孩子阳光灿烂,他们刻苦而不痛苦,身上有青春气息、蓬勃向上的活力。

有些传闻没有深入调查了解,想当然,甚至道听途说。有人只看到了衡中的孩子5:40起床,但没看到晚上10:10熄灯,没看到中午必须午休1小时,没看到学生每天必须保证8个半小时睡眠。断章取义很可怕。

曾经网上还有过一个传言,说衡中“大厕三分钟、小厕一分钟”,我真是出离愤怒,课间10分钟上千人上厕所,谁会给他们掐表?这种传言就是笑话。

再比如安装防护栏、喊过火的口号等,包括网上很多图片,都不是我们的。因为衡水中学太有名了,常被张冠李戴。

新京报:衡中学生作息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郗会锁:衡中学生成绩好并不是靠加班加点。早上5:40起床,晚上10:10熄灯休息,每天午饭后要回宿舍午休1个小时。休息时间是不允许看书的,中午也一样。睡不着也要躺下闭目养神。这样每天保证8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

我们最人性化的就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全国有多少毕业班能让学生睡这么长时间?休息充足了,学习时才能专注、效率才高。我们是靠效率提高成绩,不是靠延长学习时间、牺牲孩子身体健康,所以我说要抓“绿色升学率”。

新京报:对学生吃饭时间有要求吗?老师上课会不会拖堂?

郗会锁:学生的吃饭时间很充裕,比如午饭时间是12:00到12:40,但没有人能吃40分钟,部分学生会自愿再学一会,12:20去吃午饭,每个人吃饭快慢不一样,午饭后回宿舍午休。

衡水中学不允许老师拖堂,铃打完之后,大概几秒钟结语时间,就开始放音乐了,老师也没法继续讲了,学校会定期督查。老师们也确实做到了不拖堂。

新京报:衡水中学的“跑操”很出名。衡中孩子在体育锻炼上是如何安排的?

郗会锁:每天两次跑操,早操和课间操,大概是20分钟。另外一周两节体育课、两节体活课,其他课不能侵占。教育部提出的每个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我们也在落实。

新京报:网上曾流传衡水中学毕业生晒出了自己高中三年的试卷,高达2.41米。有网友说这是“题海战术”,你怎么看?

郗会锁:实际上这背后的东西大家并没有看到。

我们提倡“老师跳入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我们不主张学生订参考书、教辅资料,而是由老师们经过钻研大量教辅资料后精选编辑,把精华的题目浓缩到一张纸上给到学生,这里面不仅有习题,还有学案、时事热点、作文素材等各类资料。

新京报: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前不久国家卫健委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组织筛查。衡中有没有发现学生比较集中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措施和安排?

郗会锁:现在节奏快压力大,心理健康工作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衡中的学生都是阳光灿烂的,从没有过极端事件发生。

学校专业的心理老师有十几个,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品牌活动叫心理情景剧,由学生自编自演自导,10来分钟一个剧目,每个人置身其中,让你哭让你笑,也非常受欢迎。

疫情后学生回到学校,从线上到线下的过渡指导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做好心态疏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掌握情况。

衡水中学学生参加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来源:“河北衡水中学”微信公众号)

02

谈“应试”与“素质”:

素质教育不是抛弃课堂

新京报:在大部分人印象中,衡中知名是因为升学率高。

郗会锁:这其中存在关注点偏差。希望大家都能实地到衡中看看,除了高考成绩很突出,我们在艺术、体育、奥赛、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各方面也都非常突出。

每年我们各类德育活动有70多项,这些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都有介绍,但有人只是选择性地只关注高考成绩,其他方面成绩都忽略了。

很多人到衡中去考察之后才发现:原来衡中是多元竞放、全面发展的。

新京报:一提到衡中,有人会和“应试教育”画等号,对于衡中是“应试”还是“素质”你是怎么界定的?

郗会锁:我觉得衡中就是素质教育。

新京报:你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郗会锁:什么是应试教育?是唯分数论,出发点就是提高分数、升学率,这是典型应试教育的特征。

什么是素质教育?是为了孩子将来能适应社会、对他个人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

我们的出发点就是给学生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的教育,从定位上来讲,衡中就不是在搞应试教育。

素质包括什么?首先,身体素质,睡眠时间保证,我们还提出“无体育不衡中”,体育课不能侵占,一天两次跑操雷打不动,身体是最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毕业典礼结束学生离校后,学校那么干净,这个也是素质的体现;还包括知识能力素养、心理素质等。素质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东西。

新京报:素质教育在衡中是如何落地的?

郗会锁:素质教育的落地,活动是抓手。我们德育活动越来越多,一年70来项。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大型户外活动80华里远足,我们已经坚持了23年。

未来社会发展很快,要让孩子有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我们提出“非常8+1”,包括激情、梦想力、吃苦力、抗压力、专注力、凝聚力、自制力、坚持力,还有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这不是素质吗?

我们课堂提出要有笑声、疑问声、辩论声、赞美声,为什么要有疑问声?传统课堂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我们提倡学生去提出疑问,敢于质疑,敢于批判。

我们也有很多社团,包括游泳、沙滩排球、跆拳道、射击、围棋等,现在正在开的社团有50多个……人人有社团,一周一堂社团课都排在课表上,我们科技创新拿了很多项大奖。

另外还有劳动课、心理课、社团课、体育课、体活课、美术课,全部都开足开齐。

新京报:活动在孩子们学习生活中占据多少比例?

郗会锁:主阵地还是在课堂上。不要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抛弃课堂,整天唱歌跳舞不是素质教育,那是笑话。

不是说会唱歌跳舞素质就高了、不会唱歌跳舞素质就低了,也不是说搞很多活动就是素质教育。

要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这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而这种能力培养不只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不要把抓素质教育跟高考对立起来。

衡水中学的80华里远足活动。衡水中学供图(来源:新京报网)

03

谈升学率和高考:

高考不是洪水猛兽

没有升学率就没有生存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高考?

郗会锁:不要把高考当成洪水猛兽,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高考制度目前在中国来讲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不是说它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在高考也在努力改革中。说高考就是应试,这是个简单粗暴的结论。

现在的高考与过去不同,现在拿着书都找不到答案。

比如今年的作文题,考的是管仲、鲍叔牙、齐桓公的故事,这不但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考做人、考格局、考命运共同体,把立德树人价值观都纳到试卷当中,隐性地考查。

历史科目也是,都是新情景、新材料,把问题置于新的社会情境中,综合调动所学知识、运用能力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是个指挥棒,为什么新高考不断地改革?要把真正有能力的人、综合素质高的人通过试卷来考查出来。但还是有人视而不见,看见高分就说是应试教育,我认为这是对高考命题研究者的否定。

新京报:有人说“没有一个学校敢说自己不是应试”,怎么评价这个观点?

郗会锁:有“试”就会有“应”。“应试”本身没有错。

应试和素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备战高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

我们讲“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规律,立德树人是评价标准”,一个人德行好了,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热爱国家、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他在学校会不好好学习吗?备战高考压力怎么去调整?跟同学之间竞争合作怎么处理?如何面对挫折?……这个过程全是应试吗?不是。这是在锤炼,也是素质的部分。

但“唯分数”肯定是不行的,是需要克服的。所以我们要抓绿色升学率,不要抓“带血的”升学率,关键要看是靠什么提高分数。我们是靠立德树人和尊重教育规律提高的分数,给学生更好的发展平台去奉献社会。

新京报:应试没有错,却有很多人把板子打在应试身上,为什么?

郗会锁:我记得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说过一句话,板子要打也应该打在“试”上,有“试”就有“应”,“应”有错吗?重点在于“试”的内容是什么,指挥棒指向哪?现在高考导向是核心素养、综合素质,死记硬背的比例非常少,那“应”的方式也会产生变化。

有时候打的是个口水仗,但真正教育是很复杂的。

新京报:如何看待升学率问题?

郗会锁:没有升学率,就没法生存;但只抓升学率,就没有明天。对于一个学校来讲,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不认可,政府也不会认可,这就是生存问题。

在能够生存之后,才能顾及精神层面,科技、文化等全面发展。

衡水中学航模社团学生活动中。衡水中学供图(来源:新京报网)

04

谈衡中精神:

从上往下带头干

而非摇扇子喊加油

新京报:你一直强调把衡中打造成“精神特区”是指什么?

郗会锁:衡水中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卑微弱小、排名倒数、生源严重外流、硬件落后、待遇极低的状况中,在老校长的带领下“三年打翻身仗”,三年后高考成绩取得衡水市第一名,靠的就是一种精神。

去年我也提出了四大办学战略——精神立校、文化治校、创新兴校、实干强校,精神这是衡中当年强大的传家宝,这个不能丢掉。

当时和我一个办公室的老教师,都快50岁了,写教案、备课、批改作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这种工作作风影响年轻老师;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操五点多起床,校长也五点多起床,这个传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

老师要有示范、引领的作用,老师不能自己不读书、自己不讲道德,那样的话教育都无效。从领导到老师,从上往下带头干,而不是摇着扇子喊加油。

在衡中的这个“场”里,处处有人文精神、争先意识,教师和学生都在燃烧,互相激励互相感染,不管什么学生或老师,到校园里就被同化了,这是一种无形、但巨大的力量。

新京报:衡中高考成绩好,精神和教研哪一个更关键?

郗会锁:这就是“道”和“术”的问题。“道”是立德树人,是让人有精神、被唤醒,而“术”是教研、习题、技巧、方法。当一个人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即使再好的技巧、习题,效果都会打折扣。

最好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如果是被逼着学习会很痛苦,但如果学生发自内心想学,积极主动去奋斗、认为奋斗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那学习这件事就不痛苦。教育是点燃,是激励、唤醒、鼓舞。衡中在这一点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另外,有的孩子道理都懂,但实践起来没有好的效果,这就离不开学校营造的教育的“场”。

“术”也很重要,有了精神,光靠一腔热血也是不能成功的。既要把孩子的热情点燃,还要给他科学的方法。

新京报:衡中在教师培养上是怎么做的?

郗会锁:我们会给青年老师们定目标,一年一个小目标,三年一个大目标。

我们有师徒制,会有正式的拜师仪式,一个师傅带着一个徒弟,每节新课之前都要有一个教研活动,讨论这节课怎么上。老教师先上一遍给新教师看,新教师学习之后,再上一遍给老教师看,不停地磨。

同时,我们会定期带老师出去培训,提升整体能力。

衡中的老师没有一个做有偿家教,全部心思精力时间都用在了学校、讲台、学生身上。

新京报:这两年来,外界对衡中的声音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郗会锁:“不种庄稼就会长草”,之前大家对衡中都不了解,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我们慢慢开始发声。

从我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讲话开始,改变比较明显;后来云升旗、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讲话等,我们要把真实的衡中告诉大家。

当然,他人监督是很必要的,媒体应该起到监督作用,外界的评价监督也会让我们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但我们的真实情况也需要媒体真实客观地报道。

我们不会因为外界表扬就飘飘然了,也不会因为外界批评就活不下去了。我们认准的事会去做,做的不好的地方会改进,也会把原来坚持的事做得更规范、更卓越。

本文转自新京报网,原题为《对话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不要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