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一则话题让网友吵翻天了。

起因是杭州滨江区试行《班级微信群公约》中表明:教师要保护学生隐私,不得公布成绩排名、优劣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成绩排名”属于个人隐私吗?

对此,专家表示:

按教育部的规定,成绩可视为隐私,可实际操作却不现实。

小学阶段由于很多地方中学并非考试入学,学校基本还可以做到不公开成绩排名,

但中学阶段如果学校不公布成绩和排名,学生家长可能会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对中考、高考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针对“学生成绩排名应该公开吗”这话题,网友吵了起来:

“成绩不公开考什么试?”
“成绩算哪门子个人隐私?没有横向对比哪来进步驱动力?”
“不赞成公开。一边喊素质教育,一边公开成绩排名,不矛盾么?”
“支持不公开,学生只需要自己了解自己的排名。”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大多数的人还是支持公开成绩排名的。

在禁止公布考试成绩排名后,采用优、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BCD来代替考试分数。这也就意味着考试成绩单不再是分数,而是用一个字或者字母来代替。

近期,因为禁止公布学习成绩这事,网友们提出了一个热门话题:家长微信群苦求老师公布成绩,老师心软公布,当夜被举报教育局,你怎么看?

起初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还以为是个假设问题,这不是为了挑起老师和家长的之间的矛盾吗?

然而当我了解详情后,发现并非假设,而是真实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中考试后,有家长在群里希望老师公布成绩,老师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便把考试成绩排名发在了群里,结果有家长直接找到老师,质疑其侵犯了孩子的隐私,伤了自尊,要求老师道歉,不然就告到教育局。

老师丝毫不怂:“随便你告,大不了我不做这份工作。”

不知对此事,你怎么看?

在知乎上,无数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匿名网友1:

这个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的话,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公开的,现在一般学校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到了中考和高考阶段的话都会公开的,不然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啊。

匿名网友2:

还是公开的好吧,不透露名字,按照学号来公布其实也没什么的。既然考试就得有名次啊

匿名网友3:

应该公开,锻炼一下玻璃心,从小就应该知道竞争的残酷。

匿名网友4:

如果可以不公开的话建议还是不要公开比较好一点,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把成绩靠后的学生保护起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

匿名网友5:

我们高中的时候是公开各门分数和班级排名,只公布前10的名字,但是不公开后面的人的名字,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

匿名网友6:

应该公开呀,让孩子看到差距,连这点儿承受力都没有,以后怎么走进社会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

匿名网:7:

排名不公开,但是要进行排名,要让自己知道自己多少名,得让孩子努力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如果你是父母、老师、学生,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知乎,由天津新文达教育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