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绘清供,暖意迎新春。1月24日,浙江省博物馆“浙博伴你共成长——妙笔生画”开始新一年温暖活动,报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早早端坐案前,笔墨在侧,一脸期待地开启体验。

“妙笔生画”第一期课程主题是岁朝清供图,甫一开始,来自中国美院的吕玉光讲师给小朋友们讲起何谓岁朝清供:“岁是什么意思,有小朋友知道吗?”“岁,是年龄,是一年一年的意思。”小朋友们纷纷高举小手。每年的正月初一,古人称之为“岁朝”,清供就是案头的陈设,摆放盆花、蔬果之类,以祈求一年的福气,而岁朝清供,顾名思义就是正月初一陈设于案头的清雅之物了。“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历代画家多以此情境入画,称为岁朝清供图,它寓意丰富深邃,明清以后以此为主题的画尤其多,日益成为一种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稍微浓一些的墨勾勒出花瓶的线条,突出高低,用淡墨去画石榴的底色,其他的元素要注意远近……”吕老师结合图轴讲解,小朋友们听得十分认真。清供看重一个“清”字,需要清淡的趣味在里面,仔细观察图轴里的梅花、佛手、柿子、菱角,可都是具有清静之味的日常生活物品,传递出吉祥多福的深意。听完绘画技巧的讲解,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临摹起来,一枝一叶感受着笔墨的魅力,学习着浓、重、淡、轻的韵味,聚精会神地蘸墨、下笔,个个都是有模有样的小画家。在老师们手把手指导下,大家渐渐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专注中,连自己的小手小脸沾上了墨汁都顾不得。时间过得飞快,小朋友们以稚拙的笔触描绘出了自己的岁朝清供,大家开心地拿着作品拍照留念,天真无邪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名花,娱乐果,清供无尘岁朝春”,吴昌硕曾在他的清供图中如此题写。在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中,岁朝清供图是一个独特、应时且受人喜爱的画种,它古雅情调里饱含迎春习俗,给新年增添吉庆如意、平安祥和的气氛。在当下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里,底蕴丰富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审美也因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悄然解构而渐渐失色,一些传统习俗更是逐渐“瘦身”。“浙博伴你共成长——妙笔生画”系列课程由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推出,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趣味课程为辅,旨在通过沉浸感官、富含情趣的美育课程,积极推动青少年美育发展,让他们接触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激发青少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拓展与表达,绘写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艺术文脉,让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浙博宣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