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7日凌晨2时,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南长街道二楼会议室,一场关于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议在紧张地进行着。参加会议的20多名工作人员中,有三名女同志尤其引人注目:她们不时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甚至为了一个检测点具体位置的设置而进行激烈的讨论……她们就是人称南长“巾帼三杰”的三位女主任: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利北、人大工作室主任杨岱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波。

“北大硕士高材生,抗击疫情女标兵”

孙利北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作为国家顶尖一流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她放弃了留在北京的珍贵机会和优厚条件毅然来到社会最基层的街道办事处当主任。

乍一看,孙利北个子不高且年龄很轻,但她干起工作来绝不像初来乍到、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新手,她工作大胆泼辣,敢作敢当,且善于钻研思考,很快就捋顺了街道工作的思路。

“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迫在眉睫,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此次任务,孙利北通过对各个社区实地摸底,制定了符合南长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保障核酸检测有条不紊地进行。1月11日凌晨3时,农建街社区书记周志敏因工作劳累,晕倒在工作岗位。孙利北得到消息后,详细询问了周志敏的情况,并专门安排人员陪护。她鼓励大家,要放平心态,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什么问题都要及时反映。

在疫情最为艰难的时期,孙利北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两小时,但她每次都说:“我年轻,身体好着哩。”累的时候都是靠在椅子上休息,说这样不会睡得太沉,不会错过平台发送的信息和通知。

1月5日以来,孙利北已经连续20天未回过家,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充分展现基层工作人员应有的品质和情怀,以实际行动扛起“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

“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防疫一线的模范先锋”

1982年出生的杨岱凌年龄不算大,却有着近20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她处理各种问题都游刃有余,总能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自街道开展防疫工作以来,她主动担当,冲锋在前,一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豪迈情怀。

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居住人口达4.1万人的南长街道仅配备了医护人员41人。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医务人员少的情况下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成为了一道难题。但是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的杨岱凌,很快捋清了思路。她一方面积极与各个部门进行对接。为了方便查看,她还制作了数据统计表,让每个社区的基本情况都一目了然。

杨岱凌分包的保晋南街社区为老旧小区,零散落院落多,统一召集困难,为此她和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道,拿着大喇叭,挨家挨户敲门,努力做到不落一人、一户,在规定的节点内完成了社区核酸采样任务。

“你困吗?眼睛都是粉红的。”“看到你们我就不困了。”杨岱凌每天来的最早,走得最晚,年富力强的她每天处于饱负荷状态,同事便关心她身体是否吃得消。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杨岱凌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昂扬向上的拼搏干劲,积极投身防疫工作第一线,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白衣天使的先行者,疫情防控的领头雁”

1月20日,石家庄市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拉开帷幕,桥西区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罗波服从命令,带领裕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在刺骨的寒风中与时间赛跑。

在接到第三次核酸检测任务通知后,罗波立即召开了全体医务人员动员大会,强调疫情防控的严峻性、采样工作的严谨性、防控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全员上前线!此次核酸采集该中心出动医务人员41名,其中女同志33名,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南长街道办事处辖区人口40000余人,为了最短时间完成此次核酸检测任务,罗波把全体医务人员分为21个小组,合理分工、强弱搭配,确保高质量完成此次核酸检测任务。1月20日7时,全体医务人员准时出发,7时30分所有采集点同时开展采集工作。当天石家庄气温在4摄氏度左右,低温天气没有影响医务人员的采集进度,大家一直连续工作至23时30分。

十五六个小时的采集工作,把大家的手冻僵了;用速干消毒剂消毒,液体蒸发,把手上残存的一丝热量又带走了;为了节省防控物资,医务人员穿上防护服就是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工作餐都是15分钟快速解决。尽快如此,大家仍然顽强坚持,精诚合作,没有一个人退缩!据介绍,1月20日当天共完成37067人次的采集任务,占全部采集任务的89.4% 。1月21日上午11时,全员41473人次核酸采集完成。

罗波鼓励大家:“寒冬总会过去,春天必将来临!作为石家庄的一分子,我们拼尽全力也要守护这座城!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