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栏目 | 特别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校为本,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临朐县朐山小学,位于县城朐阳路2089号,校园前身为临朐县第一职业高中,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各一栋。现有29个教学班,在编教师67人,学生1320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案例内容

针对学情,该校建构实施了以校为本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一)劳动课程体系以校为本

主要包括: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以校为本;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校为本;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以校为本。

1.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以校为本

所有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均指向于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八个基本要点:“有爱心”、“有责任”、“尚健康”、“尚审美”、“会学习”、“会生活”、“能实践”、“能创新”,避免了课程目标定位的模糊、随意。

2.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校为本

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了校内“禾园”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和轩”生活劳动技能提升课程教室、“荷廊”荷花盆栽种植长廊、“和美”绿色生态教室等劳动实践基地。操场、石榴园、花坛、绿地等,也都纳入学生劳动管理范围,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变成了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引导学生参与校外弥河公园、朐山公园等地的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加上家务劳动等。

该校依托校内劳动实践场所, 建构了“233”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避免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杂乱、单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依托“禾园”,开展种植养殖劳动教育
将空地整为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取名“禾园”。所有师生参与清理地砖、更换土壤、分区分工、施有机肥等。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区域,采取《我的“禾园”我做主》“六自”原则实施劳动教育,即:学生自己思、自己种、自己收、自己管、自己查(资料)、自己评。种植前精心谋划,种植中用心呵护,种植后开心分享。三月为“播种希望月”,购种育苗、进行种植;四五月为“快乐成长月”,精心管理、认真记录;六七月为“幸福收获月”,组织采摘,快乐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依托“和轩”,开展生活技能提升劳动教育
建成十几个生活劳动技能提升课程教室,取名“和轩”。实施洗漱、穿衣、家务、内务、烹饪、手工、插花、拼图等生活技能劳动教育,学习生活技能,然后在家庭和值日时应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定期组织“生活技能大比拼”等,学生都成了生活自理的能手。

(3)依托“和美”教室,开展种植养殖劳动教育
将每间教室都变成“和美”绿色生态教室。学生在窗台上养殖、种植绿植、金鱼、乌龟等,随时记录其生长过程等。每月组织生态教室建设展评交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依托其它实践基地,开展田园管理劳动教育
操场的杂草不用再雇人打灭草剂,学生负责拔。花坛、绿化地带、石榴园等也不再雇专人管理,学生进行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保障措施全面有效


1.加强家校沟通,取得家长认同。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成为孩子在家劳动的监督者、指导者、评价者。
2.落实经费保障,舍得经费投入。
3.加强教师引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劳动教育认识、课堂教学能力、家校沟通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等。

(三)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建构实施以校为本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大大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劳动量”,收到了“三强”、“四高”、“两多”、“两少”、“两好”教育效果。

95%以上的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勤快了,课余时间用于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100%的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多了,自理能力强了。

现在,校园成了“生态自然,生长自由”的乐园,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得到了真正落实。

未名研学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名研学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