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初唐、盛唐时期经济开放、政治开明、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期的诗歌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最鼎盛时期,有人评价为:“诗人以千数,诗作以万数”。不同类型的诗歌,在那个“开放”的年代大放异彩。我国著名诗人:诗仙李白、诗家天子王昌龄等等均出自于唐朝。

出生于唐德宗时期的李冶(又名李季兰),一生充斥着坎坷、凄婉、悲凉,她勇敢的追求爱情,却逃不过命运的阻难;她勇于打破世俗观念,勇于做自己内心所想,却难逃悠悠众口;她无奈婴城自保,献诗朱泚,却惨遭极刑而亡。她勇于爱,却没被爱;她勇于追求,却总是慢一步;她勇于自保,却难逃重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资聪颖,极赋才华

李家有女初长成,年6岁,出生于今浙江吴兴一带。其父为官做父,其家世代书香门第。

婴婴学语时期的李冶就对诗歌有着极大兴趣,并且天赋极高。经常是出口成诗、并且对工整齐,字里行间俨然成熟诗人模样!

其父很是欣慰,对这位聪颖的女儿抱有很大希望!不管出席任何场合,总是要带着女儿李冶。而从小对各种场合见怪不怪的李冶,从不认生,对待别人出的任何难题,她都能对答如流,很快,小小年纪的李冶便在当地有了小小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李冶会在幸福快乐的童年中慢慢长大,成为一位待字闺中的大姑娘。可是世事难料、事与愿违,小小年纪的她便被父亲送往道观做尼姑,希望她从此青灯古佛、不问世事、不碰情爱。

俗话说:“事有缘由”:一次宴会,父亲宴请昔日好友喝酒作乐、畅谈天地。欢乐之余,其父突发想法:光有歌舞助兴,少了点雅致趣味,便让女儿李冶以蔷薇作诗,一来:助兴 二来:让女儿大放光芒。

如此:李冶便大方作词一首《句》开头一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却让父亲皱了眉头,何为呢?“架却”谐音“嫁却”,明里咏蔷薇,实则暗示女子待嫁心头乱,其父惊讶小小女子竟有这种想法,唯恐长大成为“失行之妇”,才有了后来送入道观修行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种子,初发萌芽

不过几年,李冶便出落的美貌天成、娇媚可人。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如春天的柳树一般柔软飘逸;她那一双明媚的眼睛,如精灵般灵动俏皮;花儿一般年纪的李冶,如含苞待放的百合花,亭亭玉立、娇艳欲滴。

暗恋名僧释皎然,这份情缘本来不应该发生,但是命运弄人,终究还是发生了。李冶在信中写道:“尽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而对于释皎然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情欲,他与李冶,道不同不相为谋。

于是姗姗来迟的诗信《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短短20个字,却彻底打破李冶的少女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窦初开难自制“,前有女娲开天辟地,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有高阳公主、辩讥、道观求爱。李冶在花儿一般的年纪遇见初恋——名僧释皎然,然而年代的不同,时代的不允许,让这段”不合适“的感情很快结束!

再遇爱情,惨被抛弃

只是上一段失败的感情,并没有让这位放荡不羁的女子改变脾气秉性,对于她来说:爱情需要勇于追求,需要一份真心对待。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预兆的,但是来临的那一刻起,李冶也是毫不避讳、勇于追求。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痴于肉体,迷于声音,醉于深情“。再遇阎伯均,李冶很快便对眼前这个儒雅书生心动,他身上的”静“、”稳“是其他男子所没有的,这点深深打动李冶,言谈之中,两人一拍即合、互生情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爱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人才刚刚享受到恋爱的甜蜜却被迫分手。原因是阎伯均被指派到外地做官。刚开始两人还有书信往来,日子久了,这份感情便随着时间减退、淡化、慢慢消失。

再见阎伯均,已是她人之夫,当初的情爱在现实面前荡然无存。李冶伤心欲绝,痛苦万分、在现实面前这份曾经真挚的感情便不再真挚,随后两人在不同的领域,施展各自的才华,却唯独没有了当初的彼此!

失去了爱情却没有放弃爱情。在李冶的内心深处,依然想要有情感的依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放曾许诺过李冶一个家,可惜,时过境迁,等来的却是朱放早已另娶他人。一次次的遇人不良,让李冶心如死灰,难以愈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泚之乱,惨遭重刑

此后的李冶经常以诗为友、以酒为乐、宴请无数文人墨客、结交好友、畅谈诗歌、这时候的她已经名传四方,唐德宗闻之,要求进宫觐见。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得到唐德宗的赏识,这本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但对于命运多舛的李冶来说,却是灾难的开始!

赶上朝廷动乱,乱臣贼子朱泚趁机夺取政权,唐德宗慌乱而逃,李冶被困宫中,难以逃脱。如果李冶只是一名普通的诗人,或许可以免于灾难,相反,她的名声之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泚久闻李冶的才情出众,一时兴起,要求李冶献诗一首,为了自保,李冶无奈遵从。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年后,唐德宗带着将士杀回长安,朱泚被斩首示众。所有谄媚朱泚的官员难逃其咎,李冶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献诗事件“唐德宗雷霆大怒,当即要处死李冶,李冶百口莫辩,重刑之下死于非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一代才女,死于重刑之下,无不让人惋惜、悲愤;命运的不公,禁锢了她的爱情,禁锢了她想做的事情。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愈挫愈勇,每一次的跌倒,每一次的爬起,都让她刻骨铭心。

即使她摔得遍体鳞伤,即使爱她的人远离她,即使她从未真正得到真心。也要勇敢的站立,保持一颗真心,用心去爱这个世界,用心去爱自己。

李冶,具才情美貌于一身,敢于追求爱情,敢于打破世俗,她”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她就如初春时期盛开的百合花,清雅脱俗、即使有凋谢的那天,却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