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书法界关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换届选举终于落定,孙晓云女士被选举为中书协第八届主席。她的当选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吧。

作为中书协领导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性主席。因为其他的疑问非常多,这个事除了《中国妇女报》,没有其他人关注。

孙晓云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关注的重点主要在透过孙晓云的当选,解读书法的风向。再有就是评论孙晓云书法的好坏,就有人提出来“孙晓云连执笔方法都不对,怎么能当选书协主席呢?”说孙晓云执笔错误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据说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田蕴章先生。

这种书法来源于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孙晓云用三指单法执笔书写小楷。错误就是这个三指单苞,因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执笔方式是五指双苞法。事实上以现在的书写环境,伏案书写时五指执笔最能表达笔性。

孙晓云三指执笔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记录了六种执笔方法,但是只肯定了五指双苞执笔。他把单苞和双苞放到一起来说的,他说“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说“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

三指单苞,一直被认为是唐以前的古法。因为那时没有高桌高椅,所以书写时只能把纸斜拿在手中,两手悬空书写,像极了戏曲中表演的书写。确实,这两种方位组合,正好是正锋中锋。

孙晓云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结论也是有书法界权威人士认证过的,但我保存疑问。矮桌席地也是可以伏案书写的,有省力的方法不用,选一个两手共用的方法,很难相信这样的智商。但三指单苞斜执笔,不是没有,古时上朝的官员在笏板上作朝堂记录,就是用这种方法。那些用来证明三指执笔的古画,就有这种内容。

再说那些三指单苞的古画,没有一个是正落笔时的写照。这让我想起一个流行词“摆拍”,画中的几位有很大的“摆画”嫌疑。今天人们为什么都自然而然地用三指执笔?当然跟我们一直用硬笔书写有关系,硬笔使用占据了绝对的主要地位。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用笔的习惯,对硬笔的熟练使用实在是误导了软笔的使用。

孙晓云书写教学视频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三指执笔是古法,孙晓云也是赞同五指双苞执笔法的。在她的《书法有法》中,把这叫五指执笔叫做“经典”的执笔,并且是“被历代书家奉为经典”。她“学书伊始,就经典执笔,却饱受手腕酸痛之苦”。

她也因为调皮“偷工减料”,“图的是手舒适,少受罪”,却并非因为那样书写更能写好。说到书写舒适,人们常用启功先生“用筷子”的比喻来说明苏东坡的名言“执笔无定法,但是虚且空”。用筷子一说的比喻,不过是说明用笔的熟练度。拿筷子虽然各式各样,有的执筷方法却不能熟练地夹菜。用筷子的宗旨是能让筷子自由分合,目的是准确快速地夹菜,这就是用筷子的法。

孙晓云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笔怎么会没有定法呢?执笔的宗旨是能中锋行笔,徐浩说过“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所以必须中锋把笔锋藏起来。能够中锋的前提下可以用各种方法,伏案书写要用五指执笔;书写自然要用三指。记得当初学写榜书,发现,竖腕直笔竟然不好使了,要用韩方明所说的“撮管法”才行。

对壁

一张照片说明不了真相,从她的多个教学视频可以看出,她的执笔也不是三指执笔,更类似于五指执笔,只是中指钩得不明显罢了。

孙晓云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指执笔,使笔竖直的稳定性更强,更利于保证中锋状态。孙晓云的执笔没有太大问题,应该是一种很随意的执笔状态,这也使毛笔使用起来游刃有余。孙晓云虽然不是单纯靠执笔写成书协主席,这里面因素很多,但是不能说没有关系。执笔法只是书法之法的第一步,虽然会执笔不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但是执笔不正确,确实会使书写逊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