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6年,豪情万丈的耶律阿保机在班师回国途中突染重病,在刚刚被征服的扶余城(即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永远合上了眼睛。耶律阿保机死后,为了避免皇权旁落,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摄政,将帝王之位平稳地过渡到了次子耶律德光手中。
断腕大后,力挽狂澜
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共生养了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长子耶律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思想开明进步。耶律阿保机在916年称帝的时候,就按照中原王朝的嫡长制,册封了耶律倍为太子;次子耶律德光从小随父四处征战,2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其政治理念、军事才能在三兄弟之中更接近耶律阿保机;幼子耶律李胡自幼跟着述律平长大,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但是深受母亲溺爱。
带有深厚民族意识和代表传统守旧契丹观念的皇后述律平,在耶律阿保机死后,竟然剥夺了长子耶律倍的继承权,改由耶律德光成为了契丹第二任皇帝。
于是,历史上就流传了这么一个美妙的故事:
述律平将那些曾经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出生入死的旧臣召集起来。在耶律阿保机灵柩之前,述律平问:你们思念先帝吗?
国君新亡,谁敢说不思念先帝,众大臣面露哀伤,说:臣等受先帝大恩,怎敢不想?
谁料述律平微微一笑:既然想念,那就请诸位去陪伴先帝吧!
于是,一声令下,埋伏在宫殿两侧的刀斧手立刻冲了进来,将近百名部落大臣押到了帐外,直接砍掉了脑袋,陪伴先帝去了。
有一个汉臣赵思温,原为幽州战役中投降契丹的汉将,见此场景,不慌不忙地质问述律平:“先帝最亲近的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葬?我等前去侍奉先帝,那能让先帝满意呢?
述律平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怼得哑口无言,缓过神来只好替自己找了个理由: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我现在去陪伴先帝,是对先帝打下的社稷江山不负责,待儿子能够独立处理朝政,我自然会前往的。
紧接着,让众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述律平抽出侍卫佩戴的钢刀,手起刀落,毫不犹豫砍断了自己的右手,声称要让这只右手代替自己去为先帝殉葬。
述律平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契丹贵族和朝中众臣,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她的决定,于是,述律平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辞世一年后,正式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帝,是为辽太宗。
断腕大后陪葬的真相
这段述律平挥刀断腕的故事虽然精彩,其实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也许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传说。
断腕太后的记载并不见于《辽史》,而是出自《契丹国志》一书。《契丹国志》成书年代不清,作者不明,一说成书于南宋前期,一说成书于蒙元时期。其书主要是根据坊间传闻野史编辑而成,是一本关于契丹的纪传体史书。
所以,述律平挥刀断腕的真实性就很可疑。
首先,在《辽史·后妃列传》中记载:“太祖崩,后称制,摄军国事。及葬,欲以身殉,亲戚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意思就是说耶律阿保机驾崩后,皇后述律平称制摄政。在安葬耶律阿保机的时候,述律平欲为先帝殉葬,被契丹贵族及百官阻拦。因此,述律平才砍断了手腕,将断手放到了耶律阿保机的灵柩之中。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述律平在耶律阿保机死后,没有发生大臣逼迫她自杀殉葬的情况,反而是她主动要求殉葬,并被百官拦下。
其次,述律平斩杀数百名契丹官员的真实性很可疑。
契丹是一个兼具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于一身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范围、文化发展、政权建设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国内有很多的汉人在朝廷里做官,政府还采用了南、北双轨政治制度。如果述律平不顾一切地在国内大开杀戒,那么就会动摇耶律阿保机穷一生之力建立的契丹王朝的稳定。不管是契丹史书,还是中原史书,都不会忽略这段将百余名朝中大臣送上断头台的大杀戮。
然而,《辽史》、《宋史》、《五代史》都没有述律平杀朝中众臣给耶律阿保机殉葬的记载,那么,就不由得对《契丹国志》中的记载产生了质疑。
那么,述律平为什么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帝呢?
《辽史·后妃列传》中记载:“太祖尝谓太宗必兴我家,后欲令皇太子倍避之。”由此可见,耶律阿保机在生前曾经说过,耶律德光必兴契丹,因此就想让皇太子耶律倍避之,这才出现了耶律阿保机平定渤海国以后,将耶律倍封为了东丹王,并留守东丹国。
在《辽史·太宗耶律德光本纪》中亦记载,耶律倍醉心汉学,决定放弃自己的皇储之位,将权力让给自己的弟弟,于是,他当着百官的面对母后述律平说:“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于是,述律平答应了耶律倍的请求,将耶律德光立为了皇帝。
这也许才是述律平断腕和耶律德光称帝的真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