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有许多文保单位,如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等等,传承久远,文史深厚,如何让这些文物古迹与现代生活接轨,是当今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去无锡东林书院吃了个早茶个,性价比不错,优势在于好茶好景好环境。

东林书院是无锡城区一处幽静文化历史景区,东林书院名气四播,无锡人却很少涉足,偶尔会有些文史学者、爱好者、老年人来转转,看看,坐坐,拍几张图。后院原来有个高档茶楼,也一向平淡不热。

去年东林书院开始创新,构思书院生活项目。新年以来陆续开放了,书房,讲堂,论坛,六艺,状元文化,等等,将为民众提供多种精神文化生活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在东林书院不应该搞餐饮。这没有道理。古代书院的讲师讲乏了,听众听累了,就得吃饭喝茶,茶聚和茶宴是书院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后院的“璟鲤·爱泡茶”就是老茶楼升级而成的茶聚和茶宴之处。

周末有朋友预定了个包厢,约了几位文化人小聚,去尝试一下。早茶88元一客:一碗荠菜馄饨,一笼三丁包,一笼三彩包,一份煮干丝,一碗糖芋头,一份小米粥,一份绿豆糕,三碟小凉菜,一壶老白茶,份量足够,味道也可以。可能有人会觉得小贵,其实它的消费场景、消费价格与乐意而来景区的消费人群是基本匹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以为,到东林书院体验书院生活,来份茶点,人均88元,性价比不错,优势在能喝茶聊天看风景,还能聊聊文化。边吃边聊,边看大玻璃窗外的风景,别有滋味。但缺点也很明显,这几个茶点无锡元素不强烈不鲜明,扬州味反而很张扬,煮干丝,三丁包三彩包,都是扬州的。无锡有那么多出众的非遗级的小吃美食,稍加提炼就可以比煮干丝三丁包更加出彩。

设想了一个场景,如果有个长三角的区域活动,无锡方面请外地来宾到这儿体验书院生活尝尝美食,外地朋友询问:当时的东林书院就吃扬州点心吗?不知无锡主人怎么回应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林书院是无锡的文化记忆,它推出的书院美食茶点,就应该是满满的无锡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