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就地过年怎么过?有哪些保障?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就地过年并非强制过年,给别人更多的选择,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形式。我们强调加强疫情防控措施,是建立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之上的,针对低、中、高风险地区,有针对性的升级防疫防控措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倡鼓励大家就地过年的初衷,也是为了避免疫情扩散、蔓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绝不能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要知道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想一想去年春节延长假期,年初经济复工复产的艰难,没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如何保障疫情防控的持续投入,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稳岗就业,如何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就地过年要政策落地,福利落地。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不是一门心思逼着企业“大出血”,而是帮着企业解决“用工荒”。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民群众总要消费吧,既然要消费,就会拉动内需,扩大生产。企业就要开足马力复工复产吧,留住员工就地过年,解决了开春找不到人的困境,就算春节期间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总要有工人可用吧。当然越是在节假日期间,越要暖职工的心,人家背井离乡,来异地打工赚钱,您绝不能克扣工资,加班给加班费,三倍、四倍都要给,该倒休倒休,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就地过年的失业人员,国家相关政策要帮扶托底。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指导用人单位稳定劳动关系,不裁员、少裁员。为有需要的求职者提供“131”就业服务,即:1次职业指导、3个合适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推介,举办多频次、分行业、分工种的专场招聘。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临时生活补助。稳岗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优先考虑一步,帮助企业和员工共渡难关。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贸易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积极打造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机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实际困境。企业自身也要积极想办法,实现自救。从危机中寻找商机,在应变中寻找出路。
文/张旭靖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