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代沟就是父母发个“微笑”的表情,用来表达友好。而子女的心头一紧,以为要大祸临头。

前几天,婶婶问我:你堂妹发的朋友圈是啥意思?我当时正在工作,婶子一问我,我就去看了表妹最近的一条朋友圈,一张偶像的配图,文字是“我老公”。当时以为婶子误会堂妹早恋,所以就给婶子说,叫啥啥啥,是一个男明星。

婶子又问:什么时候发的?然后我说什么什么时候,发过去之后,婶子一直没回复我。好大一会,堂妹火急火燎地说:“姐,露馅了、露馅了,我妈知道我朋友圈屏蔽她了。”呃,原来是婶子一直没看到堂妹发的朋友圈,担心自己被堂妹屏蔽,所以就来诈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啥情况,直接回答,然后就把堂妹给“出卖”了。堂妹说,婶子还拿我当正面教材,发的朋友圈不但不屏蔽父母,还积极健康向上。这话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因为我的朋友圈是分组可见......

根据2018年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有52%的子女,在朋友圈屏蔽或没有的加父母的微xin。从另一方面说,大多数的子女正通过这种无声的方式,“防止”父母过多参与自己的生活。

对父母而言,朋友圈是了解孩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从发布的朋友圈中得知,孩子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吃了什么东西,心情是好是坏。既然是爱的表达,子女为什么要拒绝父母的关心,屏蔽父母的朋友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子女屏蔽父母朋友圈背后的几点真相。

1、亲情中的墨菲定律:越是害怕和子女有代沟,越是不知所措,越容易出错

什么是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在1949年被提出。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第一点:凡事都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第二点: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第三点: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

第四点: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会发生,那么它就有可能发生。综合理解就是,凡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大概率上都是会出错的。因为感情用事和过于情绪化,会让事情变糟糕。

为人父母,在子女长大之后,也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怕和子女有代沟,怕他们不和自己说心里话。就容易在爱子心切中,失去分寸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孩子心情不好,发了一条伤感的朋友圈,抒发一下糟糕的心情。父母却像如临大敌似的过度解读,要么写大一段文字安慰,要么担心好几天。虽是关心,可无形之间也给子女很大的压力。

因此,为避免父母由爱而生的过分解读,子女发朋友圈时屏蔽了父母。

2、双方不完全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自发的、有意识的向其他人暴露自己重要且真实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将最真实、毫无隐瞒的自己展现给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不是完全的自我暴露,而是有意识的、不完全的自我暴露。例如,父母不会将夫妻感情不和,离婚等其他消息,告知孩子。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也都是报喜不报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子女也不会将自己的“敏感话题”告诉给家长,如自己的性取向、恋情、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双方不完全的“自我暴露”,导致父母和子女不够了解彼此,矛盾层出。虽然保持着联系,但已经成为思想上的陌生人。

3、双方缺乏对彼此的信任

随着子女不断长大,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出现一种奇特的情况,那就是对待彼此不信任。父母不信任子女,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仍觉得,子女还是小孩子。子女不信任父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也在增长,开始意识到父母说的不一定都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想要长大的子女,还像小时候那样听自己的。一个想脱离父母的束缚,自我成长。当他们都以主观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矛盾自然频发。

综上所述,子女屏蔽父母的背后,实则是两者矛盾的缩影。子女应自我检讨,是否缺少对父母的沟通。父母也要自我检讨,是否缺乏界限感。如此,亲子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网友们,你们会屏蔽父母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