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爱国将领、抗日英雄关玉衡逝世,时年67岁。

1898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相继发生,这一年关玉衡出生在东北宁安。熟悉宁安的人并不多,但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对“宁古塔”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没错,宁安就是古之“宁古塔”。

(关玉衡)

宁古塔当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在满语中,“宁古”为“六个人”,“塔”为“居住、坐”之意,“宁古塔”即“六个人居住之地”,亦可译为“六居址”。按照历史学和神话学的解释,说明此地曾经居住着六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宁古塔也是满族的祖居之地之一。

满清入关后,宁古塔成为清朝东北的边疆重镇。由于地处东北苦寒之地,也成为流人之所,与《水浒传》中多次提到的沙门岛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关玉衡少便怀有报国之志,1920年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07 年由清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为当时中国四大军校。究其创建历史,比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更为悠久。

出身贫寒,没入绿林后被清廷招安的张作霖,一步步发展成为“东北王”。身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作霖,十分注重发展东北讲武堂。关玉衡身经数十战而从未负伤,被张作霖称为“福将”,又与张学良有校友之谊,故颇受张氏父子的赏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侵我东北之心昭然若揭。为了收集东北各地的地形地势、风土人情及驻军等情况。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派遣大尉中村震太郎等一行四人前往东北进行军事间谍活动,返程途中于6月25日被兴安屯垦区第3团所拘获。中村小子倚杖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势力,十分嚣张,只是他没想到这次碰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而是时任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三团团长的敢杀日本人的关玉衡。经过两次审讯,军事间谍的身份证据确凿,6月27日凌晨,关玉衡下令将以中村为首的四人秘密处决,这就是有名的“中村事件”。

(日本侵华资料照)

三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村事件”居然也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之一。迫于日方压力,关玉衡处境十分危险,不得已逃往北平。日本占领东北后,关玉衡先后在内蒙、东北等地组织武装,开展抗日斗争。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关玉衡部被国民党军缴械。

东北军入关后,蒋介石调张学良赴西安剿匪,关玉衡等散落各地的东北军老部下纷纷赶赴西安,关被任命为横山县长。关玉衡发展地方武装积极准备抗日,保护中共地下组织,与中共保持密切联系,并时常给八路军吕正操部送枪支军械及马匹等物资。

关玉衡身为关东男儿,满腔报国热血,其副官为中共秘密党员,加之他又与吕正操有诸多关系。二人既是东北老乡又是东北军老相识,同时也是东北讲武堂校友,自然志同道合。1955年,关玉衡的这位老相识吕正操成为开国上将,长期在军队服役,曾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009年,享年105岁的吕正操逝世,这也是我国最后一位离世的开国上将。

(关玉衡与儿子关松军)

由于与八路军及中共的诸多关系,关玉衡被免职。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关玉衡被秘密接到八路军359旅驻地,与时在359旅警备团任职的长子关松军团聚。父子相见,感慨良多。后关玉衡回到国统区,辗转北平、上海、新疆等地。国民党不曾安排职务,只得以临时工作谋生。

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关玉衡回到了阔别十七年的东北老家。自清末至建国初,中国的行政区划经过无数次调整,十分复杂,关玉衡的老家宁安也是如此。

1929年,国民政府撤道设省,宁安先属吉林省。东北沦陷后,宁安又相继属滨江省及牡丹江省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宁安属绥宁省,后又属牡丹江省、松江省管辖。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宁安从此属黑龙江省管辖至今。关玉衡到底是哪里人?东北人、中国人总之是没错的。

解放后,关玉衡当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称赞其为“少有的爱国民主人士”,对于一心报国的关玉衡而言,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