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年底,电信网络诈骗进入多发期,且手法不断翻新。近期,有几种诈骗假借疫情之名行骗,公众需要提高警惕。

诈骗一:虚假预约疫苗接种短信诈骗

近期多地频繁出现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发送假的新冠疫苗预约信息,引诱群众点击含木马网址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以伺机实施诈骗。

诈骗二:冒充老师收取疫苗费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家长入群后,待“班主任”不在线时间,克隆其头像和昵称,发布虚假信息,称要求家长缴纳疫苗费。

诈骗三: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

不法分子假借发送改签或退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病毒链接,或引导其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行诈骗。

诈骗四: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返乡人员希望快速拿到核酸检测证明的心理,以“快速取报告”为诱饵,骗取返乡旅客“报告费”和个人信息后销声匿迹。

诈骗五:“高薪远程兼职”“刷单”类诈骗

警方提醒,刷单本身即违法行为。对于涉及提前“交纳定金”“轻松日赚上百”“要求先垫付资金”等网络兼职信息应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诈骗六:疫情期间冒充公检法诈骗

据悉,长沙市居民朱先生接到自称“疾控中心”电话,称他“散布防疫谣言”,随后又接到伪装成“公安局”和“检察官”的诈骗电话,惊慌中交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骗走近14万元。

诈骗七:“杀猪盘”类诈骗

“杀猪盘”通常指的是,诈骗分子以恋爱方式交友为手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伺机将其拉入博彩、理财等骗局,进而骗取钱财。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96110是全国反诈中心统一预警专号,这个来电一定要接听。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或家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或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