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从工科生到自媒体从业者

01 从工科生到自媒体从业者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非金属材料,一个十分工科的专业,选专业之初是认为非金属材料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可能性,很有可能有机会成为我国航天航海科研的一份子。理想足够丰满,现实的骨感也不容小觑。2014年,我临近毕业,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们专业的对口工作受到直接冲击,加上自己着实不喜欢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实验仪器三天两头地坏,一坏就大半个月地停工。我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法再和这些SPS炉子、XRD、SEM和纳米材料产生联系了,于是毕业后从事了与本专业无关、新兴但自己喜欢的工作——自媒体。

毕业后,我做了同城最大美食公众号的文案写手,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自己吃到的美食和体验写下来,和餐饮店主们聊他们的创业故事、聊他们在“吃”这件事上的坚持,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份美妙和惊喜。也因为喜欢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慢慢地成为了呼和浩特本土的微博达人。微博达人的身份让我被一家新开业的商场副总发掘,她向我抛出了商场企划工作的橄榄枝,我也顺其自然地从美食公众号跳槽去做了负责市场推广和文案策划类的工作。

在全内蒙古最大商场里,我和团队一年策划并执行了500多场活动,成为本地第一个在商场里办音乐节、办漫展、办各种新奇好玩活动的企划团队一员。但即便是在这种“家常便饭式”通宵加班的工作压力下,学英语这件事也没间断过,因为自己真的喜欢。

02 我学英语这些年

大二时,我刷过一次六级,445分,还不如首考分数高,遂放弃刷分。那时候在线背单词刚刚兴起,我花了两周时间把当时主流的背单词网站都体验了一遍,最终还是觉得扇贝最适合我,我心想“就决定是你了”。

当时扇贝只有网页版,也只能实现背单词的功能。我选择了雅思核心词汇,设定了一天150-200个单词的任务量。所以我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守在电脑前,而且我习惯手边放着纸笔,遇到同根词、同义词、近义词就抄下来,甚至把同一话题或场景中的词也记下来,基本上每天都要在扇贝泡一个多小时。

从2012年8月至今,我已经在扇贝坚持打卡了3000多天,期间也用上了扇贝阅读、听力和口语。起初用扇贝,只是想不功利、不为考试、甚至不为任何目的地去做一件事,看看能坚持多久、能有什么收获和改变。读中学的时候,总听老师说“你们要学会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这句话,谁曾想,我反倒是在工作之后真真切切践行了这句话。它给我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洗脸刷牙的时间、工作茶歇的时间,我都会拿出想读的文章和单词来学习。

生长在呼和浩特,我深知这里的学习氛围、学习资源相比一线大城市的匮乏。3000多天的数字背后,是我在为冲破身边学习资源限制所做出的坚持和努力。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冲破自身局限而进行的抗争。

某乎上有同学对“极致热爱”有一段这样的回答:“不厌其烦,每天起来做这件事都很使人充满力量,逐渐会成为一种习惯。”我深以为然,我想我对英语大抵也是如此。尽管今天我已经很少用扇贝单词,但每天我都会保质保量地完成扇贝阅读的任务,也不忘把看到的新奇的单词、不曾见过的用法和表达整理到notability上。

03 重新上路,成为英语老师

03 重新上路,成为英语老师

一方面是出于对英语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一件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技能,我转业去一家教育机构做了k12英语老师。尽管理工科出生,也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但我从初中到高中当了六年的英语课代表,有很强的英语知识分享欲望,再加上之前的英语学习经历做铺垫,我顺利通过了层层试讲和面试。

其实也正因为我的非英语、非师范背景,所以当时面试和试讲的状态比较特别,不会被条条框框的东西所束缚,授课风格和方式也让面试官、总院外语研究院的老师们觉得十分有趣,便成功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

出于职业规划的考量,我裸辞报名了2020年1月的雅思考试,希望能从k12转去做成人或者出国英语教育。因为我太清楚自己一直以为的沟通风格,想要分享的知识也不太适配到小朋友们,也就萌生此意。当初“头铁”规定自己全程DIY备考,只是想试试看自己的“实力水平”。我打定主意,不买课、不报班,自己死磕,即便是笨人,至少也能摸索出一条笨办法来。

正式备考的时间是2019年10月份,一直到考试前的三个月,我每天至少保证六小时的有效学习。备考的时候单词障碍已经很小了,所以我每天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和听力上。每天我会用扇贝听力听一套剑桥雅思真题,然后对答案、找定位和答案词,最后按90%填空比例逐句完成听写。计时完成阅读真题后,还会额外精读2篇雅思难度的文章。

准备口语时,我试过很多的思路和方法,艰难、低效,还遭遇跨年换题季,摸索到有效构架口语答题思路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下5天不到。裸辞和雅思备考的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但好在我够“头铁”,及时调整心态,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分数,轻装上阵,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春节一过,迎来出分日,听力7.0、读写6.5,这样的分数可能在很多大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于我这次坚持独立备考、不上任何课程的做法而言,这已经是很令我欣喜的成绩了。3080天扇贝打卡,听过看过的无数文章、文献、演讲,都在我身上、构成了现在的我。

如今,我得偿所愿,成为一名成人英语培训的讲师。因为备课的需要,我会主动地吸收新的英语知识和内容,而英语日常的用法又非常多元,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有新感觉。而扩充的这些知识又能够以某种形式传递给自己的学员,我觉得这样的工作有意义更有意思。

而且学员也给我很大的触动,有的学员已到而立之年,身处不错的行业之中,收入也远超过大多数人,要跳槽去北上广大公司也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还是想要通过出国学习进一步提升学历来给人生加码。我感觉自己也经常被学员们的学习精神所打动,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回望我过往的经历,我走得很慢,路途也曲曲折折的。除了父母,身边人甚至觉得我一直在“瞎折腾”。会有人说,你还不如当初就专心主攻英语,现在可能早就小有名气了。但选择、经历是不可替代的,该走的弯路、该经历的磨砺,一样都少不了。我回头看的时候,曾经做过的每一件事都会以某种方式一直延续。

如果不是当初“放下功利心”去自学英语,我可能就会缺少在职业道路上的一些选择机会,也许就不会成为一名k12的英语讲师,也不会萌生去考雅思这类看似离自己特别遥远的考试,并成为成人英语老师,更不会给自己定下下一个阶段努力成为雅思培训讲师的这个心愿。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一步也才刚刚开始。

我的故事很普通,没有双非到985、甚至清北的逆袭,也没有在高大上的地方工作过。我只是在普通的坚持中,不断探索自己所想所爱之事。人生在于体验,不是一定要一条道走到头。我们有且只有这一生的几十年,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多地去体验、去想、去做,遗憾总会是有的,那我们尽量让它少一点,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