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它对于史学、文化等社会层面的研究意义深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珍贵的财富。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文物不仅值钱,还有很大的升值保值空间。因此,其一直是众多收藏家追逐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平年代,文物受国家管制,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在战乱年代,为了获取巨额利益,很多不法分子都打起了盗墓的主意。

例如近代中国,由于时局混乱、国家动荡,盗墓贼一度十分猖狂。也是在那个时期,中国的许多文物都不幸损坏或流出海外,下落不明。

在众多盗墓案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1946年那起特大型盗墓事件。一伙盗墓贼,将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慈安太后的定东陵洗劫一空,并给墓室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一、潜伏数年,等到机会

这个老人就是王绍义,平日里以弹棉花为生,低调老实。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奉军团长马福田的参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绍义在加入军阀之前,就是一个盗墓贼,而马福田和他则是臭味相投。清东陵埋葬着清朝数位皇帝、皇妃,陪葬物数不胜数,两人对此垂涎已久。一天,两个人打着的口号,将军队驻扎在清东陵附近,企图偷偷挖坟盗宝。

练军

但打清东陵这个香饽饽主意的人不少,孙殿英也是其中一个。不过,孙殿英的势力比马福田大得多,他抢先一步毁盗了乾隆墓和慈禧墓。事后,这件事引起了舆论强烈的谴责。马福田王绍义二人见风声正紧,只能暂时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随着革命势力的壮大,军阀全面溃败。王绍义失去了军队,但他还不死心,潜伏在东陵附近伺机行事。为了不被人怀疑身份,他还专门学习了弹棉花,伪装成弹棉花的小商人,从不与外人多说话。

1946年,国内战争爆发。王绍义等了10多年,机会终于来临。他见军队忙于打仗,无暇注意其他,立刻启动了他的盗墓计划。

王绍义首先选定了要盗的墓室——咸丰皇帝的定陵。定陵位置较偏,人烟较少,不易被发现。之后,他就开始拉拢当时的守墓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清王朝早已经倒台多年,哪还有什么正规军尽心守护皇室的陵墓。看管皇陵的,只有两个守墓人和一堆鱼龙混杂的杂牌军。王绍义偷偷将盗墓的计划透露给他们,承诺盗墓成功后宝贝分他们一半。这群人见钱眼开,立马就拜倒在王绍义的金钱攻势之下。

除此之外,王绍义还在附近的乡间用舆论给自己造势,说:“皇帝是大地主,剥削人最厉害,因此这些大地主的陵墓不配保存。当年若不是因为皇陵,日本鬼子就不会进关,我们就不用受这么多苦,我们就能过太平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王绍义暗中蛊惑发展了200多名村民。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咸丰皇帝的定陵出发。

二、盗空了清朝皇帝的墓

清朝的墓室外都有一个大门,上面挂着一把锁,寻常人打不开。如果用火药炸开,势必会立刻被发现。

但王绍义筹谋多年,早有准备。在10多年的等待之中,他不仅摸透了锁的构造,还苦练配制钥匙的本领。在众人的目光之中,他掏出一把钢板制的钥匙,便轻松地打开了墓室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面看,大门根本没有任何被破坏的痕迹。一行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潜入墓室。但对于墓室里面的阻隔,王绍义就没那么有耐心了。他直接用炸弹炸开,一行人冲进去就抢,能拿走的拿走,不能拿走的砸碎,将所有陪葬品洗劫一空。

案件被曝光后,工作人员前去查看,发现很多墓室都是一片狼藉。墓室主人身上的衣服、首饰等都被尽数扒去。尸骨散落在墓室各处,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就有二,王绍义等人尝到了甜头,立马计划开始第二次行动。但为了行动不被发现,王绍义事先贿赂了冀东军区工作部部长张尽忠。

在张尽忠的保护之下,王绍义一行人更加猖狂,掘毁多个墓室,盗走无数珍宝。最终,整个东陵十四座陵寝、一百五十七位皇族的陵墓都惨遭毒手。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墓室里的珍宝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品。王绍义等头目将“精品中的精品”先行挑去,其余由村民瓜分。

王绍义等头目,将文物卖给国际文物贩子。致使文物流落海外,不知所踪。而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比较显眼的文物,为了不引人注意,王绍义等人将其全部砸毁。

而当地村民多数不识货,文物或被贱卖,或沦为小儿玩具。被追回时,文物大多已经残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还是被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绍义一行人仗着部长张尽忠的保护,自以为万无一失,但最终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得知事情败露,王绍义原本想出国避难,但却被警察提前堵在了国内,除王绍义外,同伙全都落网。但王绍义早些年当过土匪、也当过军阀,掌握了极其高超的反侦察技术,非常狡猾。他逃脱警察的追捕后,就在各地四处流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能跑到哪里呢?大街小巷贴满了他的通缉画像。任他滔天本领,也不过是瓮中之鳖。最后,王劭兴被人从深山中揪了出来。流亡6年,依旧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由于犯罪性质恶劣,他最终被判处死刑。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王劭兴被行刑的地方,距康熙皇帝的寝陵不远。在康熙寝陵,甚至还可以听到枪声。

四、总结

王绍义一行人虽然伏法,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所偷盗贩卖的文物大多不知去踪、难以讨回,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王绍义为了盗墓,耐心蛰伏10多年,期间还学习了弹棉花、配钥匙等技术,其毅力、耐心远远超过常人。如果他把自己这份心放在正道之上,说不定也会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他却走向歧途,酿成大祸,伤及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