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在2021年1月29日首发了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这套技术包含了一个充电桩,内置了五个相位干涉天线,对充电设备进行毫秒级的定位,精准定位充电设备的位置。还有144个相位控制整列天线,利用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送给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充电设备内也包含了多根天线组成的“信标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在保障空间定位的同时低损耗地转化能量。据宣传,该设备已经实现了数米内对单设备的5W远距离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一技术的实现,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所谓的“未来技术”,其实这样的技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简单地说,现在手机上常用的无线充电,也是“远距离充电”的一种。比如你可以试一下,将手机慢慢靠近无线充电底座,还有一定距离时就可以开始充电了。那么如果加大功率,其实这个距离也是可以增加的。当然,小米运用了毫米波技术这一套解决方案,相同功率下有更好的充电效果。摩托罗拉也用相似的方案,推出了自家的无线充电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技术虽然足够成熟,但是依然受制于功率。现有技术也只能实现5W的功率,基本只能给一些小型设备进行供电。而且据测算,实现这样一套无线充电的成本极高,比如小米这一套成本可能接近十万,消费市场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电磁辐射问题,为实现远距离隔空充电,发射端要考虑中途损耗,功率相对会大得多,由此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否达到安全标准,也是一个要正视的问题。最后,毫米波会受到大量物体的阻碍,能穿透的只是极小部分,实用性也有待考量。

各位小伙伴们,如果无线充电技术真的商用了,你会用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