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工农阶级是中国的主要阶层,也是新中国成立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正因为人口太多,中国的工人却成了最廉价的劳动力,尽管现在工厂企业越来越多,但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大多都是压低工人的薪资,就连对外输出的中国劳力也成了最廉价的。
尤其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人工智能、机械生产模式开始去人工化,工人待遇更是不如之前,甚至连就业岗位也在逐渐减少,中国的失业人口和不稳定收入人口逐年增加,但是对比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工人待遇确实远高于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一)为什么德国工人工资高于教授?
同样的工业制造,中国工业和德国工业有着很大的差距,现代德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制造水平世界一流,生产技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先进,我国就引进过很多德国设备用于生产精密仪器。
我国的工业制造到现在也无法达到德国工业的质量和精密,主要原因就是工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和档次,德国有这样的生产力,是因为背后有着高数量和高质量的工程师。
德国工业领域蓝领技师的待遇比大学教授要好,说明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缺乏工业领域的人才,注重培养人才,他们用好的待遇条件给他们创造心甘情愿工作的环境,这就让很多人愿意投身工业领域,并且甘愿在工业领域做出贡献。
德国技师工作严谨,有着专业、敬业的匠人精神,他们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追求产品的完美,却不在乎成本高低。
另外,政府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德国工业人才的培养,培养过程和中国完全不同,在职业学校,他们不是简简单单地理论知识学习,大多在进入学校之前就被工厂企业争抢。
这样他们一方面能够学到职业学校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通过工厂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扎根于工业领域,更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接触到技术生产,同时培养过程中,用人单位还会支付较高的报酬,学业结束这些人就能直接被企业使用。
这些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已经熟悉了工厂企业文化,完全掌握了生产技术和流程,避免了二次培养,大大节省了成本和时间。德国培养工人不计成本,政府和企业考虑以大局为重,考虑的是长远利益。
因此能够把重心放在人才的培养上,而人才又是能够促进工业生产水平提升的关键,这样的德国才能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的工业制造技术和设备,很多国家缺乏这样的意识。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工人工资会比大学教授的高,在德国,这样的一群人被称为工人,但是拿到中国来说那都是顶尖人才——工业工程师,并不图虚名干的却都是实事,德国的匠人精神是每一个国家需要学习的。
(二)中国工人为何待遇差?
中国有着大量的工厂企业,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但是这些岗位操作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太专业的培训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培训,无论是谁只要经过一两天的简单培训就能快速入手。
中国人口多,这样的工人一大把,企业工厂随意找批人就能投入生产,并且都是赶时赶量,对质量的把控相当不严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工人泛滥又待遇极低的一个原因。
对比德国,中国工人是被迫的职业路线,进入工厂企业打工就是纯粹地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谁也不愿意进工厂,另外中国技工的培养也是粗制滥造,职业学校就是为了赚钱而生的,学生们交着高昂的学费。
在学校里只不过学一些皮毛的理论知识,毕业以后投入工厂进行二次培训,而且培训或者实习阶段工资待遇极低,有些甚至还得自己掏钱,中国的工业企业沦落成了数以万计人口的糊口基地。
中国大学也是一样,注重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很少,所以中国人能考的各种各样的政府很多,但真正有实际用处的却不在多数,大多是虚名为履历贴金的幌子。
中国的学徒制成为了一种阻碍进步的模式,师傅不会将所有的技术传授给徒弟,总要留一手技术防止自己被淘汰,根本没有创新和进步的想法,反倒用这种保守的方法一代传承一代导致人才流失越来越大。
其实数千年来,中国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但是古代优良的匠人精神没有被继承下来,匠人文明被挡在了工业时代之外。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这不太会考虑长远的利益,每年工厂的工人都要来来回回换上数十茬。
一来工厂工资太低留不住人,也不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来工人们也是心浮气躁沉不住气,在一个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看不到头就想换个环境,长时间下来我们发现工厂常年工作的人里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自知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在工厂呆一辈子。
但职位最多也就是组长、线长或者车间主管,这样的一群人根本没有创新能力,只有保守的按部就班,企业工厂就成了中国的一个软肋,连政府也不愿过多干预,因此中国就有许多非法经营的企业,甚至出现大量雇佣童工的情况,为的就是能减少成本,加大利润。
中国的环境影响,工人只不过是有思想能说话的工作工具,实际上和机器人没有分别,因此越来越多行业、企业运用机械生产、智能生产代替人工,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效率和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工人待遇远不可与大学教授相比的原因,粗制滥造的生产环境又如何能培养出匠人精神的工人和技工。
(三)如何做到“善待”工人?
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引进很多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和研究了他们的生产模式,但是大多是一种照搬式生产,模仿式生产很难让我们国家发生新的工业变革,中国人才在庞大的人口中屈指可数,我国应该改善工业环境,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存在很多漏洞,质量不过关、卫生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一些救命的东西都敷衍了事。
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响了很多工厂的正常生产,因为口罩的大量缺乏,口罩工厂成为最先开工生产的,有一些工厂为赚国难财,就生产出大量的不合格口罩,甚至出现口罩夹层里有苍蝇的恶劣情况。
还有一些工厂工资待遇低,但是工作量却很大,劳动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工人压力太大的情况也不少,比如深圳富士康前些年很出名,出名的原因不是因为企业有多厉害,而是员工的自杀率高,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所致。
工厂的吃住条件也需要改善,很多工厂的住宿条件差到了极点,床板、柜子、厕所都破烂不堪,更像是流浪人口住的地方,政府应对此重视,如果工人的健康都不被重视,工业企业又如何发展的好呢?
中国需要大量的工业人才,这就需要完善培养机制,加强职业学校和工厂企业的合作,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其实中国的生产量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尤其在精密生产方面我国仍缺乏经验,主要还是依赖国外设备和技术,国内自主研发创造能力弱。
其实,中国能有现代文明,脱离不了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那么中国的匠人精神也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挥,古时的鲁班工艺就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现代反而是文明退步了,真正的匠人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得不到重视,因此多少精湛的手艺流失了,更没有匠人精神可言,都成了追求名利的“专家”。
必须充分区别人和人才的区别,学习好的并不一定是人才,要看是否能勇于实践,中国的大学现在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很少能出人才,因为大多都是纸上谈兵,而且学习的东西还都是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的老东西,和现在的社会脱节怎能跟上发展的脚步呢?
中国工人的待遇低是不重视,这就导致现在的工人岗位成了流动性最大的岗位,也成为文化水平最低、素质最差的形象标签,要想有德国工人一样的待遇,必须要有德国工人一样的精神、品质和技术。
善待中国工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给他们多高的薪酬,而是让他们有能力享受高薪,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技之长才能具有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走下去,我想德国人可以的,中国人也一样可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