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商务局采取务实有效举措,全力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生活物资的储备保障工作,坚持疫情防控与生活物资保障两手抓,确保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这是记者从市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工作,市商务局成立疫情防控和市场供应应急指挥部,下设督导检查、市场供应、疫情防控三个分指挥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统一协调全市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和市场供应工作。健全物资储备台账,确保各类物资储备到位。建立市县两级市场保供机制,对全市粮油类、肉类、蛋类、奶类、糖类、食盐、方便食品、蔬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保供单位持续开展监测,市级共监测重点商超3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8家,重点联系供应商35家,县级监测215家。为更加有效应对疫情,1月9日起,对重点商场、超市销存情况统计由周报改为日报,增加监测密度,实时掌握市场供需动态。目前,从市级监测情况来看,1月29日,米库存350059公斤、面库存389601公斤、食用油库存472552升、猪肉库存26708公斤、牛肉库存24589公斤、蛋库存24961公斤、奶库存141372箱,生活必需品市场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运行平稳。

强化督导检查,成立7个疫情防控和市场供应督导检查组,每周对19个县(市、区)进行不打招呼的实地督导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企业104家,查找各类问题49条,全部整改到位。目前,按照生猪活体和冬春蔬菜储备的要求,存储企业和存储数量已经全部到位,可以保障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及时调动投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完善无接触配送机制,制定《沧州市封闭管控小区(村庄)无接触配送应急预案》,采取门店宅配、蔬菜直通车、手机菜篮子等多种方式,由社区、村委会、商超、物业、快递公司、外卖平台、志愿者等单位及人员开展无接触配送,明确了保供单位、包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紧急情况下,全市无接触配送工作能够立即启动,保障封闭小区(村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随着春节临近,由人员聚集导致疫情传播风险增大,为做好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因操办婚丧嫁娶等带来的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春节。近日,沧州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春节期间缓办、简办婚丧事宜推进移风易俗的倡议书》

喜事缓办停办。倡导缓办、停办结婚、祝寿、庆生等喜庆事宜,鼓励采用微信贺喜、网络送祝福等新型庆贺方式。不能取消或延期的,要做好佩戴口罩等基本防护措施,尽量简化程序,不搞繁杂仪式,不邀请外地亲友,严禁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参加,参加人数规模控制在50人以内。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请提前向户籍地县(市、区)民政部门进行预约,错峰办理,避免扎堆聚集。

白事速办简办。从快从简办理丧事活动,缩短治丧时间,办理丧事倡导当天办结,最长不超过三天,控制治丧规模,不摆宴席,不搞聚餐,仅限直系亲属和近亲属及必要的支忙人员参加,不邀请外地亲友,原则上不允许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参加。

倡导文明祭祀。倡导居家遥祭、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疫情期间,各殡葬服务机构暂停遗体告别、守灵等人员聚集活动,办理遗体火化、骨灰寄存(安葬)的群众,要提前预约,服从管理,原则上每起不超过5人,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冥币、祭品等,不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劝导、敦促亲友响应倡议号召,在文明节俭办婚事、治丧事、祭先人上走在前列,主动做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劝导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和引导广大群众转变观念。

强化党组织引领。各地村(社区)党组织要引领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做好本地居民红白事指引并建立报备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服务保障,用实际行动解决当事人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执行力和居民认可度。

来源:沧州交警微发布、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