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妄语的寓意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说到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定一切明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面对的故事

小和尚问老和尚

“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误解?”

“也不对。”

“绝望?”

“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

“就是你自己呀!”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是呀!”老和尚笑了笑,“其实你刚刚听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你对自己说:‘这些真可怕,我承受不住了。’那你就真的会被打败。同样,假如你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我积极面对,就能战胜一切。’那么就没什么能难得倒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释迦牟尼佛曾率领五百僧侣前往民风未化的迦师那国弘扬佛法。为引导有缘人,目犍连第一个来到了该国城中。

当他目睹到迦国人某些荒诞不经的行为时,开口便以因果的道理直指民众的愚痴行为必然遭报受苦,迦国人听后难以接受,就怒气冲冲地将目犍连撵出了城外,致使他的迦国之行无功而返。

后来佛陀派遣文殊师利菩萨前去迦师那国,文殊师利菩萨進入该国之后,并没有马上宣扬佛法,而先以称赞迦国人民是如何的勤奋、纯朴善良。

温馨的劝善话语令迦国人欢欣喜悦。众人最后手持香花、佳肴、珍宝,至诚供养。文殊师利菩萨乃率领该国人民前往佛所,向释迦牟尼佛恭敬顶礼,并聆听佛陀的心法。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人随意说过的话,都将产生不同的后果。激励他人的良言会为说话的人积德,伤害他人的恶语则会使说话的人得到恶报。造谣中伤他人的坏人自以为得计,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必有更大的报应等待着他。

孙子也说过:“赠人以言,重如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认知外在世界的重要媒介,要想说得清楚、说得风趣,令闻者心开意解、清心悦耳,就必须出言以善、心怀慈悲,才能造福于众生,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