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摸,可以让人觉得很舒服。

昨天聊天的时候,朋友问我:“喜欢被摸很变态吗?”她冷不丁地问我这样一句话,让我有点慌,难不成这小妮子实现人生大“和谐”了?可能是我的沉默,让她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歧义。所以赶紧解释说:我说的是,很喜欢被人摸头发。

她说,和男友吵架生气的时候,男友只要轻轻摸摸她的头。她的脾气瞬间就没了,反而会觉得委屈巴巴的。不开心的时候,被男友摸两下,心情也会好很多。就像炸毛的猫咪一样,被摸摸头,就会变得十分温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说,以前也没这样的感觉,现在为啥喜欢被人摸呢?“喜欢被摸很变态吗?”心理学做出解释:被摸,是个体的生理需求。

1、抚摸会让人觉得身心愉悦

提起“抚摸”,人们想起最多的就是那方面的事情。但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它只是一种拉近彼此关系的行为,表达两人的亲密。是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而无关于其他。

例如,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抚触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心理学研究证明,父母抚触孩子的背部和脸部,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使其更信任父母,成长过程中也会较少地出现攻击性行为。

再者,人体的皮肤上有很多触觉感受器,当这些感受器被激活之后,C类神经纤维就会快速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人觉得开心、愉悦。简单地来说,抚摸会使人分泌激素,让人心情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被抚摸。

2、抚摸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

所谓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1959年,心理学家哈洛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刚出生的婴猴和母亲分离。让它和两个特殊的“母亲”在一起,一个是挂着ru纸的铁丝妈妈,一个是柔软的布料妈妈。按照正常的理论来说,谁给奶谁就是娘,因为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猴子经常和布料妈妈在一起,只有饿的时候,才会迫于饥饿,去铁丝妈妈那里。而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猴子,性格非常孤僻,并且不能正常地繁衍后代,根本提不起兴趣。

哈洛为得到实验结果,强迫猴子交pei,繁衍后代。但生完小猴子之后,哈罗发现,这些猴子根本没有照顾小猴子的能力,而且跟小猴子也没感情,甚至会伤害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哈洛得出结论,于小猴子而言,抚触是跟饮食同等重要的东西。幼时不被父母照顾的猴子,长大后情绪不稳定,易出现暴力倾向。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们发现,此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小孩。

若孩子在小时候,被父母照顾的很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那他们的人格发现比较完整。倘若不能被照顾的很好,得不到足够的抚触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长大之后,容易变得敏感、胆小、自卑。

3、肢体接触有助于双方增加好感

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幼时,经常抚触,是有益无害的。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抚摸同样有用,肢体接触有助于增加双方的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牵手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人身心愉悦。摸头会让人觉得被宠爱,增加依赖。所以说,和异性交往时,适当的肢体接触利于情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行为是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倘若是“咸猪手”那种,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身心愉悦,反而会让人觉得恶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