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距离 2021 年的春节,仅剩下不到 10 天的时间。往年这个时候,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们,已经开始准备返乡了,但是今年却有些不同,不少人选择了就地过年。2 月 3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人社局获悉,南京搭建了一个线上平台,设立"稳岗留工服务专区",将缺工和富余的企业对接起来,也为留下的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兼职工作。增加招聘场次、岗位需求;南京发放"留岗红包" …… 为了让留宁职工过好年,南京还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

帮助企业用工,搭建"共享用工"线上平台

"我们单位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留在南京过年,但实际上我们年前不忙,现在基本就是放假状态了。"一家旅游公司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记者了解到,南京创新出台举措,设立"稳岗留工服务专区"。对于员工就地过年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富余员工信息。其中,"余缺用工报名"通道主要为企业提供余缺岗位、富余员工、人力资源机构保障等对接服务;"余缺信息公开"主要为用人单位及时提供富余人员及缺工信息。人力资源机构和缺工的企业也都可以在线查询这些信息。

江苏兴昌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进入系统了解企业缺工和余工、各类招聘及专项招聘会等信息。1 月 29 日,该公司在查询了线上平台登记的缺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缺工企业——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进行对接,进一步了解缺工的详细情况。得知需要的是 200 人全职销售专员及具体岗位要求后,江苏兴昌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了解梳理留宁未返乡的有就业需求的人员及其他企业临时余工的情况,做好求职人员与缺工企业面试对接,最终在短短一周内为企业解决 60 人缺口。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网上"稳岗留工服务专区"对接服务专区上线后,目前南京已有 43 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对接服务,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关心关爱留宁员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鼓励外地职工留宁,发放"留岗红包"

留宁过年后,如何才能既让春节假期过得既安心又充实?岗位技能培训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员工参加培训后还能领到培训补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人社局率先出台《关于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组织留宁外地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的通知》(宁人社〔2021〕16 号)。企业组织外地职工春节期间留宁过节,并开展技能培训的,一次性按照 500 元 / 人的补贴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据了解,这项惠企政策覆盖面广,培训范围不受政府补贴目录清单限制,且申报流程也简单便捷。"通过南京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在线进行申报即可,全程不见面。我们还赋予企业自主确定培训内容、实施考核评价等权限,调动企业积极性和灵活性。"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政策发布后,市人社局联合各区人社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微信群、QQ 群等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近几日咨询电话日均超过 100 个。

加班工资要依法支付,远程办公也别忘记要工资

南京市人社局同时还发出提醒,春节期间安排职工加班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1 年 2 月 12 日(初一)、2 月 13 日(初二)、2 月 14 日(初三)加班须支付 3 倍工资;2 月 11 日(除夕)、2 月 15 日(初四)、2 月 16 日(初五)、2 月 17 日(初六)属于放假调休,可以安排劳动者在六个月内调休补休,不能安排调休补休的,应按日计算支付不低于本人平时日工资 200% 的劳动报酬。

疫情防控期间带火了远程办公,这种特殊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的工资如何支付?南京市人社局同时提醒,春节期间企业安排职工通过远程办公、"互联网 + "等灵活工作方式完成工作任务,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依法支付工资。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依法支付工资。其中: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照 300% 支付加班工资。

畅通劳动保障维权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化解各类欠薪纠纷

年关将至,拿上工资过个好年是大家最期盼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人社局压实条块治欠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负责督办因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以及行业内生产经营等发生的欠薪案件,依法查处违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的各种行为;各区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防范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确保欠薪问题发现在属地,化解在基层。

同时,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加强春节期间值班值守,畅通电话、网络和窗口三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专人接听春节期间举报投诉电话" 025-86590900 ",专人值守举报投诉窗口,专人受理网络举报投诉,确保劳动者投诉有门。组织开展根治欠薪"码"上行动,在全市建设工地广泛张贴海报,宣传"阳光护薪"举报投诉二维码,并在"我的南京" APP 设立"阳光护薪"栏目,鼓励劳动者通过网络反映权益保障诉求,将"线下" 维权转向"线上"开展,力争通过少见面或不见面的方式把问题掌握在早、化解在早、根治在早。

对查实的欠薪和制度不落实等违法问题,依法予以严惩。对重大案件、典型案例及时曝光,保持高压态势。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采取非法手段讨要工资或者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名讨要非工资款的,及时移送或通报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处置,形成有力震慑。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对重大欠薪违法行为人做到应列尽列、联合惩戒,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