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蒙山鬼谷,寻觅鬼谷子遗迹

作为世传鬼谷子故里及隐居讲学之处,蒙山拥有众多的鬼谷子遗迹和古老传说。蒙山又称东山、云蒙山,主峰高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蒙山境内,鬼谷子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沂蒙人民尊他为王禅老祖,信奉为“蒙山之主”。众多遗址遗迹主要在蒙山大洼的中心腹地,分布于龟蒙顶、玉皇顶、挂心撅、望海楼等蒙山四大高峰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山大洼景区位于龟蒙顶东麓、云蒙峰南侧、玉柱峰西侧,因四面峰峦环列,中间平凹,一径通幽,而得名大洼。据清光绪<费县志》记载:山前有洞,仙传为鬼谷子幽栖处,以玉柱峰后有鬼谷庙,此处亦云然耳。山下有泉,登皋临流,为土人览胜之所。瀑布左侧石崖中间有一石门被水帘所掩,故亦称水帘洞瀑布,相传是战国时期孙腆、庞涓,在此跟鬼谷子王禅学艺并修炼得道成仙的地方,每五百年开启一次。进入大洼山口,山路两侧有两座如一龙一虎山峦对峙,称为龙虎门。路东侧有山溪,名为龙王河。世传鬼谷子曾居于此,因于山立庙,称鬼谷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谷子峪位于蒙山大洼景区一条长约10公里、南北走向的山峪高峰。峪内现有裤腿、洼店、鬼谷子、葛针窑子四个自然村,有众多文物古迹。玉皇阁地处鬼谷子峪西南人口处,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主体建筑系清朝雍正年间重修。院内有清嘉庆年间石碑一通,记载重修玉皇阁的情况。门楼书有“万道霞光归紫府,千条瑞气贯黄庭”的楹联。深山古观灵云宫地处鬼谷子峪北部偏东,玉柱峰脚下。现灵云宫主体建筑已妃,殿前石砌台阶、房舍断壁、院落残墙和13通古碑尚存。古观内傲然挺立的18棵古银杏树,每棵高达30余米,干粗均在4米以上,为当地一大景观。灵云宫是蒙山地区三大道观之一。道长以懂医术、善养生、救治百姓而远近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谷子村位于鬼谷子峪中部偏北,世传此村为鬼谷子的出生地,故名鬼谷子村。现该村有20余户,近百口人。村东不远处凤凰台大石头上至今留有一条大车道和仙人脚印、马蹄印、马车枯辘印,相传这是当年鬼谷子在此隐居被一洗衣妇女发现后搬家时留下的遗迹。鬼谷子洞位于鬼谷子村西约1公里,相传为鬼谷子修炼授徒之处。该洞口高1.4米。宽1.2米,洞深9米。洞前紫藤环绕,竹林密布,周围怪石嶙峋。洞口下20余米处有一清泉,泉水清澈甘例,长年不断。洞北不远处一山顶名晾书台,传说系因洞中潮湿,鬼谷子授徒经常拿书本到山顶晾晒而得名。晾书台北不远处有一平洼地名桃园,相传是孙殡在鬼谷子洞求学时曾看守过的仙桃园。洞东不远处一平地相传为鬼谷子葬母处,鬼谷子村和鬼谷子洞附近黄土坡上还曾发现多处红烧土,经观察是古代先民在此烧制木炭形成的文化遗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鬼谷子讲堂位于鬼谷子峪上方左侧,东临深涧,西依崇山,东南侧有一棵古槐,高10余米粗3米,树枝四周伸展。浓荫满院。讲堂正面供奉鬼谷子塑像,两侧侍立者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鬼谷子讲堂隐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势险要,人迹罕至,仙草灵气,充满山谷,云雾飘忽,更显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