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万元机计划成功了,它参考的是三星W系列的定位。

如果现在的华为依旧稳居国产手机行业老大的位置,其他的厂商对于推出万元机甚至是快速的变革推进计划都会延迟甚至放弃,毕竟华为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手机品牌的想象,但是这一夜崩塌的巨人也留给了其他手机品牌崛起的机会。

高端市场人人向往,可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自己售价4000/5000元的手机成为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按照过往的经历最好的方法就是推出一款令人瞠目结舌的超高端机型,三星这样做了、华为这样做了、于是小米和VIVO也准备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军发新机意图明显,2021年小米野心勃勃

对于在中低端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的小米来说,他们不满足于自己只能在1000元左右这个价位段单品销量靠前,毕竟这些都是不赚钱的机型,只能说帮助小米和红米实现了品牌销量双丰收,但是对于自己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显然没有很大的作用。

小米11上市这两个月的时间,虽然销量不错,但是整体的市场反馈以及持续性仍然是小米头疼的事情,米粉、和对于配置有追求的用户基本上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都消耗殆尽,剩下的都是处于观察期和对比的用户,他们没有任何品牌情结,甚至只希望自己买到自己能够买到的手机。

特别是有些用户觉得5000元的预算考虑小米,是不是有些太过于低调?

万元机的出现基本上都等于思域Typc-R、高尔夫R这些汽车的作用,带动的都是其他产品的销量,而这些基本上就是消费者选择普通版思域和高尔夫的原因,毕竟他们也有一个激情与速度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否认万元机可能有技术,但吉祥物意义更大

万元机可能具备很多新鲜的技术和黑科技,类似于折叠屏基本上可能就是标配,柔性屏的操作指南现在还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干定性,画卷、翻盖、折叠等等形式层出不穷,为得就是让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折叠屏手机其推动品牌形象提升的作用远远大于公司需要他们的实际销量,公司需要这样一款具备黑科技的产品作为公司的门面,向所有消费者接受来自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信仰机型,。

这样的机型多数的作用还是吉祥物,让用户看一看羡慕羡慕,再关注同品牌的其他产品,最终形成销量和用户的转化过程,要是真的有消费者去购买这些高端机型,要么不差钱不在意各种小缺陷,要么就是KOL把万元机说到神乎其神,反正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好小米的未来,但不看好小米的万元手机

小米过去已经有多次“鸽王”经历,无论是mix1代还是后来的环绕屏α机型,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成不了气候,活成了PPT手机。

说到底,他们发布的技术大多数都不属于自己,只是来自渠道的解决方案,只是来自他们觉得可以成功可以代表着未来的方案,花钱买到了短期内的独家首发权利而已,至于量产、缺陷等等问题,只有等你买到手才知道好与坏。

未来我仍然看好万物互联的小米集团,看到这家性价比为主的小米百货帝国,很可惜在手机行业,特别是高端手机行业,小米仍然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