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放寒假,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公示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摄

1月7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分别转设为民办武汉城市学院和湖北恩施学院,在教育部官网公示期满。同批次转设公示的还有全国其他省市的31所独立学院,这也是2021年最新一批转设独立学院。

去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把独立学院转设作为高校设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拟定转设工作方案,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同时明确转设方案为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这意味着,独立学院走到了终点,20余年历史即将谢幕。

■ 限期“转设”引来多方争抢

“无论谁来接洽,解决办学场地是先决条件,也是当务之急。”自去年底开始,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办主任李阳就异常忙碌,教育部转设方案发出后,很多单位前来接洽合作,有高职院校,也有文化企业、地方政府。

李阳透露,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转设路径已明确,将走向社会办学,建设民办大学。目前转设主要困难是缺办学场地,“至少500亩,原办学场地属于湖北工业大学,而师资力量等软件设施经过10多年办学,已很成熟”。

不同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待字闺中”,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早已“名花有主”。1月14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校长同小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该校已由武汉美联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转设为民办高校。转设手续完成后,学校将搬迁到藏龙岛校区,目前新校区教学楼、体育场正在加紧兴建,明年完成全面转设。

独立学院转设方案,教育部明确为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武汉一位高职院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主动上门,找独立学院联姻,希望成立技术大学——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而独立院校也获得转设为公办院校的机会。

独立学院转设也给地方政府带来机会。去年黄石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游说武汉多所独立学院,希望借助转设之机引进高校落户黄石,打造“黄石大学城”。新洲区等武汉新城区以及红安等地也在相机而动,谋划引进高校来辖区内办学。

1月7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全国其他32所独立学院一起完成转设公示,成为今年最先一批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目前,武汉市内的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通讯工程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等6所独立学院也都拟定出了自己的转设路径。对于具体路径,有独立学院表示:“正在推动转设中,不方便多说。”

被称为“校中校”的无社会举办方的独立学院,这次教育部在转设方案中明确要求,“校中校”如转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须明确非营利性,可由地方政府设立教育投资公司、教育基金会或国有企业作为举办者,也可探索无举办者办学。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举办权转让给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

“这种安排主要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坚持办学的非营利导向,增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柯佑祥认为,“校中校”转设的限制性规定保证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降低部分民营教育集团为追求办学的高额利润,或对独立学院大范围兼并,从而造成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垄断,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

湖北省教育厅在回应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湖北省独立学院转设按照教育部的方案在推动,完全依据教育部文件进行。

■ “三本生”曾拿一本学位

何谓独立学院?按照教育部文件解释,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民办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独立学院的前身——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随后,这种由公办高校创办的国有民营二级学院迅速兴起,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数高校外,许多知名高校、普通一本院校乃至二本院校都创设了自己的独立学院。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将这种新的办学形式定名为“独立学院”。

自2000年起,湖北先后设立31所独立学院,其中仅武汉就有22所,数量位居全国省市前列。在汉8所部属院校都有自己的独立学院。不少二本院校也设立了独立学院,如江汉大学有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有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因为对独立学院的不了解,每年高招期间,总有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以重点本科的分数误报独立学院,闹出乌龙事件。如2020年,广东一位考生以632分的高分误报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该生成绩比该校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高出200分。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一名首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当时老家很多亲戚都以为他上了武大,分不清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和武大的关系,何况他毕业时拿到了武大的学位。“其实我上的是三本大学,却经常被人误以为武大毕业,我也不想解释,但内心老是忐忑不安。”

源于独立学院与母体校的特殊关系,上三本院校拿一本学位证书并非个案。

2011年6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官网挂出一则报道,称“在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1881名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这则校园新闻很快被贴到华中科技大学校内白云黄鹤BBS上,引来华科学子的围观。

“两校录取分数相差100多分,毕业生却能拿到一样的学位证,这不公平!”不少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这样在下面留言。时任校长李培根直面学生意见作出解释——“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他承诺,自2012年起,华中科技大学不再对文华学院、武昌分校毕业生授予学位。

据悉,2000年和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分别与民营资本合作兴办了两所独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当年二者同属本科层次的三本序列。

考进一所三本独立学院,毕业时却发一本名校的学位证书,在一段时期内相当普遍。当年的武汉晨报记者程亚回忆,读三本拿一本学位的现象持续了很多年,这也是独立学院吸引生源的手段。

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从这时起很多独立学院才开始申请并获得学位授予权。2012年,湖北省学位办公布了《湖北省独立学院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审核办法》,上三本独立学院拿一本学位证书的历史被正式终结。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邱均平教授看来,“这是独立学院真正走向独立的开始”。

■ 教育部多次发文支持“转设”

“从租赁校园,472名学生起步,到现在2万名在校生,用了20年。”去年10月29日,汉口学院举办20周年校庆,其前身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独立学院之一,董事长罗爱平表示,汉口学院创办20年为国家培养了10万名毕业生,其中涌现出大批企业家,还有科学家,也有全国道德模范。

租借或者买一块地建设校园,借用母体校的招牌和办学资源,每年上交一定数量的管理费——一所独立学院便蹒跚上路了。在2000年前后短短几年时间,高峰时全国有326所独立学院,每年招生数在百万以上,至今有2000万人因此获得了接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2006年9月26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这是最早提出独立学院转设的文件。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咨询专家组成员赵正洲教授表示,独立学院是特定背景下设立的,当时提出高等教育要大发展,但是在一张白纸上新建一所大学很困难,所以另辟蹊径支持高校创办独立学院。这样不仅来得快,还能依托母体资源迅速扩大招生规模,将高等教育引向大众化。

独立学院集结了公办和民办的双重优势,通过政策倾斜,规避了一般民办高校的风险和成长中的艰难,凭借母体校的品牌获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母体校的知名大学出牌子,独立学院交“挂牌费”——这在母体校眼中,独立学院就像一只下蛋的鸡,上交的“挂牌费”可以弥补母体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在独立学院眼中,打着母体校的招牌,招生变得容易,收取的学费也较高。但在邱均平教授看来,这种办学模式不仅产权归属不明,也有失公平。

2008年,教育部出台26号文件,进一步支持独立学院转设,并给出5年的“培养期”。2011年起,湖北独立学院开始转设,如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10多所独立学院,相继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与母体“断奶”脱离并非易事,“培养期”过后,很多独立学院未能如期转设成功。邱均平教授分析,独立学院的利益牵涉到母体校和投资方,尤其是一大部分独立学院往往由房地产商投资举办,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导致5年申请考察验收期被迫延期,陷入“独立难”困局。

去年5月,教育部再次发文督促独立学院转设,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要拟定转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存在影响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宣传部负责人透露,该校老师待遇不错,很多老师并不希望转设,虽然每年要上缴湖北大学“挂牌费”,但是整体效益仍然很好。按照教育部限期拟定转设方案的要求,该校已与一家大型国企合作,转设后或将落户新洲阳逻。

截至发稿,湖北还剩下14所独立学院尚未进行转设公示,昔日的31所独立学院已超过半数“断奶”。14所独立学院均已制定转设路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 “转设”后更加公平

目前,武汉16所已与母体校“断奶”的独立学院,有几家去除母体前缀,成为新校名;更多的独立学院改头换面更名。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转设更名为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转设更名为武昌工学院。

正在进行转设的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对于转设后的校名还在商议中。同小军称,校名不大可能叫“武汉外经贸学院”,校名有“经贸”二字,必须经贸专业占主导,学校的专业设置目前不符合。他表示,转设后的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办学定位、专业硕士试点、协同创新、国际教育合作等方面将获得更多自主权。另外,不用每年上缴数千万元“挂牌费”,更多经费用在教育教学上,投资人也更愿意投入。

这一点在武汉学院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为武汉学院,腾讯创始人之一的陈一丹斥资20亿元,甚至将部分招生计划放在一本招生,校内不少老师认为,“这在转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各省市独立学院转设进度不一,有的快有的慢,全国尚有188所独立学院未转设公示。截至目前,转设为民办校较多,转设为公办校也不少,终结办学相对少见。

“独立学院的转设是为了落实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明晰产权归属。”柯佑祥教授认为,这次独立学院全部转设,将改变过去独立学院是公法人还是私法人,是事业法人还是企业法人等模糊不清的困境,解决长期以来独立学院游走于公立学校与民办高校、公益办学与营利办学之间的尴尬办学局面。同时,民办高校之间将实现公平竞争。

长江日报首席记者杨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