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寄生虫》在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

因为对富人阶层和底层家庭之间的冲突描绘,这部电影将阶级问题再次摆在了国际的台面上。

近几年,“阶级固化”也成为了网上引起大批焦虑和讨论的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韩尚且如此,种姓制度“加持”下的印度在这一方面更为严重。

种姓和掌握资本的人拥有最多的选择权,低种姓和底层人民却只能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今天,就来聊聊这部被不少媒体称为印度版《寄生虫》——

《白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由网飞发行,导演是美剧《绊脚石》的拉敏·巴哈尼

改编自《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同名作品《白虎》。

故事的主角,名叫巴拉姆·哈拉外

他的姓氏“哈拉外”,本意指的就是“制糖的人”。

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属于最底层的那一批。

而实际上的生活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和父亲这样的劳力被家族剥削,家族被掌管土地的地主剥削,地主则被政客玩弄于鼓掌之中。

在他生长的这片“黑暗之地”,人甚至不如被圈养的牛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父亲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从小食不果腹,从几岁开始便工作,“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和下一代一起继续卖苦力。

直到生病了,跑了几个医院也无人医治,不过是换个地方等死。

即使身故后,也不过是被一把火焚烧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的死,让年幼的巴拉姆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命运。

生生死死,抗争与妥协,底层人民挣扎半生到死不过徒劳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和生活在鸡笼中的鸡一样,不会反抗,不会试图逃脱,只是眼睁睁看着同类被屠戮,并等待着自己命运来临的那一刻。

巴拉姆的父亲是这样,他憨傻老实的哥哥也会是这样。

但他不甘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姆从小优秀,在学堂中能力最出众,也最上进。

如果说周围人都是鸡笼中的鸡的话,那他就是一只屈指可数的,前途无量的白虎

即使他被剥夺上学的机会,只能做一个茶铺小伙计,他也不放弃想要为自己寻求更好的出路的方法。

对当时的他来说,这个出路就是成为某个富家的仆人。

于是地主家小儿子,阿肖克便恰逢其时的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肖克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正巧身边需要一个司机。

打听到这些消息后,行动派巴拉姆花言巧语的从祖母那里讨来了300卢比去城里学开车。

然后又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与低到尘埃里的恭维奉承,巴拉姆在地主家得到了一份司机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下等的身份,也让巴拉姆欣喜不已。

为了能够做一个合格的仆人,他甚至故意耍心眼挤走了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他将自己的过去未来、家族命运全部压到主人家换来的这份工作,不过是一个低贱的杂役。

打扫、浆洗、给主人洗脚按腿,承受主人的打骂责罚。

一旦背叛主人家,他和族人面对的就只有主人家黑洞洞的枪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巴拉姆依旧想要做到最好。

他记住了主人每一个小癖好,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有什么喜欢的有什么忌讳的。

他也在认真学习主人每一个新鲜的词汇,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接上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为主人尽心服务,同时也从主人那里听到了很多使他震惊的真相。

比如一位一直被底层人民奉为救世主的政治家,他从小崇拜着的人,其实不过是一个携权生财的伪君子。

他被灌输的那些梦想,都不过是上位者操控下层人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姆从前所学到的很多东西,和坚信的很多梦想都很不幸的被击碎。

但同时幸运的是,他如愿被安排给了留美归来的阿肖克少爷夫妇做专职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从小生长在美国,阿肖克和妻子平姬并不喜欢巴拉姆低三下四的姿态。

他们更多的将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对待。

和他说笑,教他做事,甚至关心他要不要重回校园,完成中断已久的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少爷夫妇的态度,巴拉姆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他依旧睡在阴暗肮脏的地下,与蟑螂蚊虫为伍。

但少爷夫妇的平等对待,甚至由此生出的类似友谊的东西,让巴拉姆暂时逃脱了从小生长的吃人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因此开始愤恨自己的过去:为什么没有人教给过他要刷牙,为什么没人教给他公众场合有些不得体的事情不能做......

他珍惜与阿肖克夫妇的友谊,同时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最终的目标——

做一个完美的仆人和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姆自以为找到了最值得继续的生活方式,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假象。

这时的他有多开心,之后的他就有多绝望。

一旦他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黑暗土地,所有令他唾弃的东西就会全都被丢回到自己身上。

收入必须如数上交,到年龄了要结婚生子......

他依旧要面对被安排的,徒劳一生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回到少爷夫妇身边,这种真实也被一场车祸轻松打回原样。

夫人喝醉酒之后开车不慎压死一个孩子,巴拉姆作为一个“完美仆人”,自然在少爷夫妇惊慌失措的时候就带着他们离开现场。

打扫车子,清除血迹,安慰良心不安的少爷。

巴拉姆以为自己做的无可挑剔并为此心满意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却被主人一家“安排”成为了这次车祸的罪魁。

甚至连认罪书都准备好了。

而自己当作朋友的少爷阿肖克,只是站在旁边反对了几句,便不再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姆眼含泪水,却也只敢笑着附和。

他本以为自己是只冲出鸡笼的白虎,却不想仍旧只是一只待宰的公鸡而已。

只不过换了一个大点的鸡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拉姆为此而愤怒。

但他却只是愤怒,什么也没有做。

直到夫人因为无法忍受良心的谴责离开了少爷阿肖克,后者却将所有的错堆积在了巴拉姆的身上:“我真希望当时他们送你去坐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假象被彻底打破。

自以为的真诚,换来的却是背叛和利用。

巴拉姆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和少爷做平等的朋友,也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困在了自己的奴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通了这一点,他开始变得圆滑,开始发挥自己的天才四处揩油水,取得主人的信任往上爬。

而终于有一天,巴拉姆盯上了主人的一只红色手提袋,还有里边拿去贿赂官员的巨额现金。

接下来会怎样,其实不难猜,虽然这也是这片子让人觉得很遗憾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故事,还是一个逆袭励志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巴拉姆来说,“穷人只有两种机会实现阶级跃层,从政或者经商”。

而他,不过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选择了其中一种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海报上的这句话,当社会氛围在齿轮般压榨着底层人的生命时,他们只有两个选择。

EAT OR GET EATEN UP。

吃,或者被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人为富不仁,对佣人呼来喝去,甚至整个一家人的性命都攥在手里。

然而最令人心塞的是,仆人们甚至默认了自己对于奴性的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阶级差异,借此将不平等下该有的最后一丝反抗抹平。

因为那些被压榨的人们,自己就会将他人强加的苦难默认并合理化。

他们自己就会走进鸡笼,关上门,看着自己的同类和即将发生的命运。

“身上的枷锁易去,心中的枷锁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