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出很多汗,感觉下肢发凉,上半身、颈、头部多汗,这可不是低血糖,别误会了!这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例一

49岁男性,伴有长期的1型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较差,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10.8%,平日接受胰岛素治疗,但对餐时胰岛素的依从性较差。进一步询问得知,无论吃任何食物都会伴有头颈部大量出汗。在未接受检查的情况下,患者自我诊断为“低血糖”,随即自行减少胰岛素用量,但餐时多汗症状并未因此好转。于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医生处方水合氯化铝溶液局部外用,症状逐渐好转。

病例二

34岁女性,伴有长期的1型糖尿病病史,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慢性肾脏疾病3期,HbA1c为9.8%,平日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自述依从性良好。考虑到患者广泛的多神经病变,在某次就诊时其被问及是否伴有多汗相关症状,患者回复,无论进餐何种食物都会伴有面部和颈部的大量出汗,而这导致她在公共场合进食时十分尴尬。最终,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味觉多汗症,接受了水合氯化铝溶液局部外用治疗,症状逐渐缓解。

什么是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属于糖尿病神经反射异常的一种并发症,可出现多种症状,累及多个不同器官系统:

  • 反应在胃肠系统上,则是胃轻瘫、慢性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
  • 反应在泌尿生殖系统,则是神经源性膀胱,排尿不尽、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等;
  • 反应在心血管系统,则是直立性低血压发作、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运动不耐受、晕厥、无症状性心梗和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甚至无论运动还是静息状态,心率固定不变、部分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消失,夜间血压升高;
  • 反应在催汗系统方面,则是一种以近端肢体多汗为表现的泌汗异常,如果发生在进食或进饮后的面部出汗,又叫味觉性出汗——即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或令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危害不容小觑!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可能被误诊为低血糖、焦虑症、胃轻瘫或其他疾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尴尬,除外造成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进而造成在情感、社交和职场方面的不良影响。

其中,因为症状相似可能被患者误认为是低血糖,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和其他糖尿病药物方面的依从性下降,造成血糖控制的进一步恶化。

汰汰专业血糖管理专家提醒糖友们:

当出现异常的多汗情况,不能仅仅只考虑到低血糖而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还要注意是否合并了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不推荐治疗头面部大汗,比如应用止汗药物,因为头面部的多汗是对于其他部位泌汗功能异常的代偿反应,而不恰当的应用止汗等药物,会增加过热的风险!对于头面部的多汗,可着凉爽的衣物,避开温暖环境!

经研究发现,血糖控制不佳,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肥胖,吸烟和高血压都会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所以,首要的是通过强化控制血糖,来改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

控制血糖控制血压!!!

重要提醒

由于远端神经及血管的异常,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足部护理!!!

  • 不要赤足行走
  • 修剪趾甲,任何涉及到损伤皮肤的操作均应求诊于专业医生
  • 每日温水沐足,并在足背及足底涂抹润肤乳
  • 每日检查双足,包括足趾缝隙
  • 袜子、鞋子不能过紧
  • 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