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的《社会心理蓝皮书》中显示,民众对于婚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总体表现为女性对婚姻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男性

这类状况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妻子们相聚最爱讨论自家老公的问题,不做家务、不顾孩子、不懂情趣、赚钱少……随便一项都能套用到自己的男人身上,而结论总是:自己当初瞎了眼才会跟这个男人结婚

等到这些女人真的下定决心选择离婚之后,她们离婚后的生活是不是因此而得到改善呢?过往的婚姻问题又是不是随着婚姻的结束而消失无踪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经历过三段婚姻的刘大姐很有发言权。刘大姐虽然家境贫寒,但外貌姣好,很小的时候就不缺追求者,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在老乡林先生的追求下,两人很快就结婚并生下一名小男孩。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吹到他们那个偏远小山村,刘大姐和林先生可能就跟他们的父母一样,简单地过完这一辈子。

外出打工的刘大姐在见识到大城市的繁华之后,很快就产生了别的想法,当时的她毕竟还年轻,虽然已为人妇,但照样有追求者,大她8年的孔先生就是其中一人,孔先生花钱豪爽的气度让刘大姐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误以为这才是她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刘大姐开始不满足于第一任老公林先生那微薄的工资收入。

刘大姐开始嫌弃孔先生,尽管孔先生一再包容她,但年轻气盛的刘大姐还是一咬牙,丢下孩子和林先生,转身就跟孔先生开始了第二段的婚姻。

第二段婚姻虽然只有4年,但带给刘大姐的伤害却是一生的噩梦。孔先生是一名小混混,脾气极其暴躁,对刘大姐好的时候可以掏心掏肺,突然脾气一来,可以毫无预兆地一巴掌打到刘大姐一阵晕眩。刘大姐至今还有头痛、耳鸣的身体小毛病,就是当初被孔先生施暴打出来的。

直到一场交通意外送走了孔先生,这才将刘大姐从噩梦般的婚姻之中解脱出来。但刘大姐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走上幸福,她也曾想过挽回前夫林先生,但老家的人对于刘大姐这种抛夫弃子的行为极为痛恨,导致她从此都没有脸面回老家面对过去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大姐拿着孔先生留下来的钱在城里开了一家服装店,过起了孤家寡人的异乡人生活,直到另外一个男人马先生闯进了她的世界。

马先生是一名离婚带女儿的中年男人,两名同样在婚姻路上屡屡碰壁的男女很快就产生了爱情,刘大姐于是迎来了第三段婚姻。

第三段婚姻也是刘大姐最为珍惜的一段婚姻,她跟马先生结婚十年,生下了一个共同的男孩,本以为总算迎来幸福的时候,老公马先生的出轨再一次将刘大姐拖入婚姻危机的深渊。

不过这一次,已经在前两段婚姻之中吸取到教训的刘大姐不再简单地选择离婚了事,她找到了我们,成功赶走了小三,并挽救了自己的婚姻,最后,刘大姐还跟我们表示,找上什么样的老公真的很不一样,找到了就要坚守到最后,不要轻易放弃

刘大姐的认识是正确的,她在早年走过很多弯路,虽然很不幸,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两次的婚姻失败让她明白到,每一个男人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在上一段婚姻里没有发生的问题,可能在下一段婚姻中出现,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会过上什么样的婚姻生活

就比如第一任老公林先生,虽然没多少本事,但起码尊重刘大姐,也曾经深爱着刘大姐,哪怕年少轻狂的刘大姐已经背叛了婚姻,并且一心想要离婚,林先生直到最后还是尊重刘大姐的意愿,甚至没有抱怨过刘大姐。

可惜的是,年少无知的刘大姐还是选择辜负林先生,等到她醒悟过来之后,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这也成为了刘大姐一生的遗憾。

因此,当第三段婚姻出现问题和矛盾的时候,刘大姐不再出现草草了结、尽快逃离婚姻的幼稚想法,而是知难而上,将幸福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刘大姐这种积极心理正是如今很多人面对婚姻问题所欠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一大堆的毒鸡汤为很多女人的逃避心理正名,比如说:“不要为了婚姻委屈自己”、“人活一辈子,就要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让你感到辛苦的感情,不值得坚守”……

多少女人被这类思想“毒害”,为了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就放弃婚姻,等到重新面对生活的时候才发现,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女人,就会给你特殊待遇光想着让婚姻配合自己而存在,不去想如何提升自己,这样的婚姻生活并不会有任何的改善,不管换多少男人,女人还是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婚姻问题

生活和婚姻,同样需要我们去适应,只有不断地磨合,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就像过去的刘大姐一样,总将生活的问题归结于自己的老公,认为自己的老公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简单地把幸福寄托给下一个男人,等到她真的换人之后,这才发现这个男人同样也有一堆的问题,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上一任老公,这时候,想要后悔都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