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俭

崇安寺原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玄妙观一样,既是商业繁盛之处,也是游人云集之所。有趣的是,夫子庙崇尚儒教,玄妙观崇尚道教,崇安寺崇尚佛教。

相传崇安寺是东晋时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宅舍。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改作寺院,当时名兴宁寺,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它与惠山寺、南禅寺、保安寺等,均是南朝建筑。宋太平兴国初年(977),兴宁寺改名崇安寺。清乾隆敕封为净慧寺。

旧时,崇安寺南起观前街、寺巷,北至寺后门,东起图书馆路,西至新市桥街。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大革命时秦起领导的无锡总工会驻地,抗战中被焚毁)、大悲楼、西方殿,还有南院、北院、万松院、中隐院等,这些建筑,已先后被拆除或改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前的崇安寺示意图

清光绪元年(1875),无锡知县廖纶在大雄宝殿前建造“圣谕亭”,民众称它为“皇亭”。亭内供一牌位,上写“当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或皇帝婚丧喜事,地方官一定要到“皇亭”上香礼拜。辛亥革命时拆掉“皇亭”,改建为四面开通的瓦楞敞厅。里面设有各种小吃摊,即著名的“皇亭小吃”。皇亭小吃品种繁多,在抗战前至解放初期,尚有甜粥、荤汤豆腐花、土司猪排、油氽鱿鱼、挂粉汤团、绉纱馄饨、鱼皮烧卖、蟹壳黄、水发元宵、拖炉饼、梅贡饼、高庄馒头、菊花饼、手推馄饨、春卷、百合莲子羹、肉酿千张、冷拌麻腐、小碗腐乳肉、小碗糟扣肉、小爆鱼、干切牛肉、拌干丝等150多个品种。除此之外,一年四季都有时令小吃,如糖芋头、熟四角菱、藕等,夏季有冷饮。“皇亭小吃”花色多,价廉味美。解放后,至1956年,政府把一些个体经营的蔬菜、鱼类摊贩集中到敞厅内,办成了崇安寺菜场。1976年将瓦楞敞厅的冷摊屋扩建为大楼,后菜场易地重建,大楼改建为副食品商场(今已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皇亭小吃一览表

崇安寺内,解放前茶馆林立,较著名的就有七八家之多。如昇泉楼、逍遥游、听松院、玉和轩、孙记、三万昌、长兴楼、雅叙等。

解放前崇安寺的庙会活动也十分热闹。因为道教把每年的正月初九作为玉皇生日,到时各道观都要抬着神像来崇安寺举行“朝玉皇会”。佛教则把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作为观音生日,到时佛教徒聚集在崇安寺,开展供奉、朝拜活动。这种宗教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庙会,届时本地和外地的商贩都前来参加集市,买卖十分兴旺。后来庙会日期改为每年春节,并发展成为游崇安寺的习俗。从年初一到正月半,崇安寺天天人群熙攘,在各个佛殿的廊下,摆满了香火、爆竹、玩具、日用品、生产工具等货物和各种小吃摊。殿前空地有各种民间游艺活动,特别是正月半闹元宵,更为热闹。市民们敲锣打鼓,赛爆竹,比花灯,表演各种技巧,彻夜不休。日赛爆竹,以响为最;夜赛花爆,以多取胜。灯市上有卖鳌鱼灯、兔子灯、鲤鱼灯、走马灯、刘海嬉金蟾、状元灯等各种花灯。有卖兰花、地老鼠、雪炮、九龙等各种焰火。还有儿童玩的陀螺。在灯月交辉的元宵节,还搭起月台,翻筋斗,豁虎跳,走高路……时人曾有描写当时情景的竹枝词云:“锣鼓喧阗岁事更,瓯香橄榄旧知名。新春半月崇安寺,士女倾城第一声。”年复一年,一些商店和摊摊逐渐在这里固定下来,形成人们喜闻乐见的、富有地方特色和风味的集市场所。到解放前夕,崇安寺周围已有各种商店近百家,如王兴记馄饨店、迎春园菜馆、章万源酒店、新万兴面店、拱北楼面店、陆福春伞店、春麟堂对店、孙思泉香店、章震丰纸马店、永春润纸箔店等。

崇安寺上午为蔬菜摊担云集之所,午后是杂耍、小吃和三教九流谋生之处。杂耍的名目繁多,有耍猴子戏,布袋木偶戏,牵线木偶戏,拉洋片(俗称看西洋镜),弄蛇卖蛇药,变戏法,表演吞剑吃铁弹等江湖技艺。此外有相面、算命、测字的迷信职业,旧书摊及卖秋虫蟋蟀、黄雀、兰花、药材等小地摊;还有沈鹤鸣夫妇的梨膏糖摊,先拉胡琴、唱民歌招引顾客,然后卖梨膏糖。但这些设摊、卖艺的贫民,常受地痞流氓和警察的敲诈勒索。有些土豪劣绅还在这里侵占地盘,开设烟馆,售吸鸦片。旧社会,这里也成为难民、乞丐的乞讨求生之地,每到夜晚,殿廊庑檐下到处可见露宿的乞丐,数九寒天,时有冻饿而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崇安寺地区进行了不断的整顿、修建,崇安寺地区成为全市的一个商业中心和市民游憩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