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唐太宗向辩才购求王羲之传家宝《兰亭集序》,辩才矢口否认宝帖在他手中,只说智永师父在世时见过此物,师父去世后就不知所踪了。唐太宗问计房玄龄,房说让萧翼智取《兰亭集序》。

萧翼,梁元帝的曾孙,智谋过人。唐太宗召见他,面授了使命。萧翼领命后带了几件王羲之真迹,乔装打扮后以书生身份往越州(今绍兴)去了。

一天傍晚,萧翼来到了辩才所在的寺院,见了辩才后只说自己是北方人,来绍兴是为了销售蚕种,打开蚕种销路。

萧翼和辩才,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两人共谈文史,颇为投机,就像多年未见无话不谈的老朋友。

此后,萧翼就常来寺里与辩才一起下棋、赋诗、弹琴等,感情增进了不少,两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当然萧翼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任务。

萧翼为让辩才主动拿出《兰亭集序》,故意把话题转到书法上,说他保全有“二王”王羲子和王献之的楷书真迹,第二天就带给辩才看。

辩才看后不甘示弱,说手上有王羲之佳作《兰亭集序》,萧翼激将他说《兰亭集序》数经离乱早就不知去向了,辩才手中的定是仿品。

辩才为证明自己并非信口开河,就从房梁上取出珍藏的《兰亭集序》让萧翼看。萧翼面对真迹不为所动,故意吹毛求疵、轻描淡写说是仿品。

二人各抒己见,不能达成一致的共识。

从那以后,辩才放松了戒心。加上与萧翼亲厚,不把他当外人看,也不再把《兰亭集序》象宝贝一样束之高阁地珍藏了。

而是把《兰亭集序》和萧翼带来的二王真迹一同放在几案上,每天临学数遍,这自然埋藏了祸端。

由于萧翼常出入于该寺,寺中的僧人都和他很熟了,也就不把他当外人看,不加任何猜疑和提防。

有一天,辩才有事外出,萧翼就单独前往辩才住处,他对小和尚说是来取回自己物件的。小和尚遂为他开门,萧翼顺手拿起几案上《兰亭集序》和自己从长安带来的二王真迹,扬长而去。

然后,萧翼来到永安驿,说明了自己身份和使命,当地都督齐善行派人找来辩才,萧翼向辩才表明自己身份与使命,说是奉太宗之命取《兰亭集序》,现任务完成,准备回京复命。

辩才一听,如五雷轰顶,昏倒在地,许久才醒过来,但也无可奈何了。我们也不好评判唐太宗的索取方式,国宝故事大多民间流传,其真假见仁见智。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非常高兴,对萧翼赞赏有加,加官进爵,给予赏赐。他将《兰亭集序》视为神品,令书法名家赵模等人临蓦数本,赐给王公大臣。

我们现在也能见到很多摹本。

唐太宗对《兰亭集序》酷爱,多次题跋,也常放于坐侧,朝览夕观。临终还对太子(后开的高宗)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集序》随葬,就算尽孝了”。

唐高宗依太宗遗嘱,将《兰亭集序》用玉匣储藏葬入昭陵。世人大多相信宝帖随太宗埋入昭陵

《兰亭集序》至今究竟在何处呢?有两种主要说法,一种在昭陵,一种在乾陵。

但不管在昭陵,还是枕在乾陵武则天头下,总有重现天日那一天,乾陵昭陵还没被正式挖掘,只要挖掘,谜底就会揭晓。

看看《兰亭集序》是什么?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41位名流大家一同到兰亭过楔节,饮酒赋诗。那天一共得佳作30多篇,合编为一集,王羲之以鼠须笔、蚕茧纸为该集书写了序。

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叫《临河集》《兰亭宴集》《禊节》等,全贴共28行,324字。

最可贵的是:这贴是王羲之信手拈来,字体潇洒,遒劲有力,十分流畅,而且气象万千,让人倾倒,尤其20多个“之”字写法,变化多端,无一雷同。

《兰亭集序》成为中国行书界绝佳代表作,后人把它称它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实至名归。

说来也怪,相传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遍,都不及当初那一遍好,于是感叹:“此神助尔,何吾能力致”。

伟大的“书圣”还颇为谦虚哈,但不可否认,佳作的诞生有时真离不开创作的环境、个人心境等。

王羲之对《兰亭集序》分外珍惜,把它当作传家宝。当传到第七代世孙智永时,智永临终把它交给弟子辩才收藏,后来就出现文中开头那一幕。

《兰亭集序》为世间珍宝,同太宗一同埋葬,必会引发盗墓者的觊觎。有传闻说,唐太宗昭陵遭遇温韬盗掘后,流入民间。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记载过唐末温韬盗掘昭陵之事:温韬于陵墓中发现“钟、王墨迹,纸墨如新”,于是“韬悉取之,随传人间”。

其他文献也有相似记载。

但据乾陵周边老百姓说,《兰亭集序》后来为武则天所得,武则天逝世后,把《兰亭集序》枕在她脑袋下,一同埋入了乾陵。

这种说法有一定可信度,毕竟按武则天强势手腕,软弱的高宗也无可奈何。但史书对此又并无记载,乾陵周围老百姓所传,不足为信。

如今《兰亭集序》真迹究竟在哪?在昭陵还是乾陵?如流入民间,又在谁的手上?

这,仍是历史一大谜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