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春节,大家都忙着备年货。快过新年了,桐梓县风水镇木艾村的村民们可一点没闲着,收完葛根又忙着打理即将采收的花菜,看着一朵朵藏在绿叶丛中雪白可爱的花菜,村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木艾村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民们种植的都是传统的玉米,全村744户2738人,其中贫困人口就有110户375人。

脱贫攻坚以来,风水镇木艾村村支两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动村民种植葛根、红粱、花椒、蔬菜等特色产业和肉牛养殖,增加村民收入。

风水镇木艾村五组的林友玉,一直在外帮人做铝合金门窗,了解到村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2019年8月回到村里,流转土地80亩,春种辣椒秋种花菜,2020年赚了30余万元,如今种植的花菜又陆续开始采收。

“我们的花菜以3元/斤销往贵阳扎佐批发市场,供不应求。这一季花菜估计也可以赚个30万元。”林友玉高兴地说。

林友玉回乡种植蔬菜,不仅自己致了富,还解决了10多个村民就近务工的问题。

木艾村的刘池书老两口勤劳肯干,摘辣椒、种花菜……只要是地里的活儿,林友玉都要找他们帮忙,2020年下半年,老两口就挣了8000多元。

通过近几年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帮扶干部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如今,木艾村公路实现组组通,连户路实现户户硬化,医疗教育等政策全覆盖,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完毕,全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产业方面发展红粱800亩,葛根320亩,花椒460亩,辣椒150亩,肉牛养殖户均1.5头以上。村里还建起41个大棚,成为全镇的辣椒、葛根育苗基地,2020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0600元。

木艾村的刘荣江和李 友芹夫妇,因大儿子患病到处医治花了不少钱,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孩子病情稍有好转后,刘荣江就外出务工了。妻子在家边照顾孩子,边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种葛根和红粱,很快就脱贫了。如今,一年收入四五万,盖起了一楼一底的新房。养了两头大肥猪,卖一头、杀一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木艾村的谢代容,2013年老伴患脑血栓、脑梗塞,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的收入都不够支付医疗费,日子过得非常苦,2014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2018年,老伴因医治无效离世,谢代容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买了一头能繁母牛养殖,又将家里的地种了高粱,一个人在家就能挣1万余元,加上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一年的收入有七八万元。2019年,谢代容家脱贫,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儿子儿媳早早就回到家,准备了几十斤香肠腊肉,一家人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过新年。

“目前,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初见成效,村民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加强乡村治理和乡村文明建设,让我们村越来越美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桐梓县风水镇木艾村党支部书记王勇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文/图 彭光杰 穆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