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严峻没去广场锻炼,早饭时侄女把她同学的一则消息转给我,想在我这里得到答案。侄女同学宝宝叫阿布,阿布马上就快一周了,阿布妈妈是外地人,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抓周的事情,可是,最近听说阿布奶奶正在准备阿布周岁生日抓周的事情,还说阿布周岁生日宴要大办一下,并准备疫情解除就通知亲戚朋友。阿布不知道姥姥该怎么做,同时也想提前了解一下如何抓周。

抓周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据说起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远古时隔太久远暂且不谈,今天就说说如今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在延续的给宝宝抓周这些事:

抓周一般是在孩子周岁生日时举行,家长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让孩子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

到了现代,摆放的物品与时俱进,一般用纸币、书、笔、玩具、鼠标、手机等现代物品。人们关心的重点是孩子第一个抓取的东西,一般认为孩子首先抓取什么,预示着孩子将来就向哪个方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当地也有宝宝一周岁抓周的传统习俗,和我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宝宝抓周也是安排在过周岁生日的当天。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抓周爸爸摆放有书、秤、鸡蛋、钱、笔等,爸爸把东西摆放好,妈妈把我抱过来,我刚坐到摆放物品中间伸手就把书拿了起来,妈妈说抓周真的很准。

尽管大家都认为宝宝抓周时,先抓取什么预示着宝宝将来向那个方向发展,但是从身边众多事实来看并非如此,妈妈说我抓周很准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罢了,如果没有我一直加倍地努力,又怎么会有我当年在高考拥挤的独木桥中顺利通过的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家两个宝宝在周岁的时候都抓周了,二宝生日当天,为了让二宝抓周,爸爸给小家伙准备了玩具、百元钞票、酒瓶、笔、本子、玩具枪、小汽车等若干。抓周是在酒店举行的,当时参加的人也就我们一家和宝宝的外公和外婆(当然,给宝宝庆生的还有儿子、儿媳的同学朋友,年轻人的事情从来不跟我们放在一起)。

记得,当天抓周的东西摆放好之后,妈妈便把宝宝抱到桌子中间坐下。

二宝刚刚坐下来,看到周围摆放着许多花花绿绿的物品很是兴奋,妈妈这边刚刚离手,小家伙就毫不犹豫德伸手把笔先拿在了手中,大宝故意把百元大钞递给小弟弟二宝,大宝宝一连几次把钞票往二宝手里塞,小二宝连理都不理,于是大宝宝又把玩具递给二宝,小家伙依然是不理不睬。再接着,二宝宝就把旁边的笔记本拿在手里,紧接着小家伙便煞有介事地一手拿笔一手拿本子写了起来,似乎哥哥的干扰丝毫没有对小家伙起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证实二宝宝的选择,回到家中爸爸再次试验了一次,小家伙依然是第一个就拿起了笔和本子。看着二宝的表现,爸爸和大宝宝笑着直呼太假,太假,太假……哈哈哈。

按照惯性思维,这难道就能证明二宝以后真的就酷爱学习,并有所成就了吗?呵呵——不一定哦。天才有7分天赋还需要3分努力呢,窃只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为什么二宝宝会在两次抓周中表现一致?原因很简单,因为爷爷奶奶一生都从事教育事业,如今爸爸又是老师,每天哥哥回来就看书学习写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二宝有如此表现,完全是来自于家庭潜移默化的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