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结束不久,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之际,1948年11月4日到6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讨论华北问题。
会上,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傅作义提出“坚守华北是全局,退守江南是偏安”的主张,使蒋介石把华北军队南撤的计划搁浅,最后定为:“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事变”。于是,傅作义从撤守不定变成了暂守平津。
1948年11月7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分析判断华北56万敌人的动态,认为傅作义部当时有三种可能:
(一)固守平津与我决战;
(二)放弃平津,傅系西撤,蒋系乘船南撤;
(三)放弃平津,全部南撤江南。
认为“敌人采取固守平津的方针对我有利,如果敌人全部撤退加强江南防线对我反而不利”。
据此,中央军委确立了“抑留傅匪部队于平、津、张、唐地区,以待我东北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的方针。
中央军委乃令华北第3兵团停止进攻归绥,华北第1兵团暂不攻取太原,抑留傅作义所部于华北,不使其南撤或西逃,就地歼灭。
同时决定东北野战军主力停止休整,提前入关。
当时,毛泽东以其特有睿智和非凡胆略,天才般地预见说:“我东北全军同华北主力能于不久时间内,抓住并歼灭平、津、张、唐一线,蒋傅北线敌军步骑44个师(旅)不使逃脱,必将使全国革命进程大为缩短!”
东北野战军主力进关的路程远近不同,决定进关的时间也就不同,距离近的需两周时间,距离远的则要3周时间。
在这二至三周时间内,把蒋、傅军抑留在华北,使其既不西逃,也不南撤,是决定平津战役胜利的关键。
为了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刨造聚歼华北敌军条件,达到抑留敌人于现状不动,毛泽东决定平津战役要从西线打起: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未进关前,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华北第2兵团、华北第3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进行平绥战役。
其战役意图是,集中兵力抓住傅系,拖住蒋系,掩护东北主力入关。
平津战役的战斗不多,除天津战役外,最有声有色的战斗就是平绥线上的战斗。
原东北野战军作战科长阎中川曾感慨地说:“平绥变化很激烈,割断、包围是很紧张的,兵团以上的命令都是毛泽东亲自下达,大前提就是割断、包围。在这个大前提下要东北野战军入关,这是实在的”。
所以平绥作战紧张就紧张在敌第35军返回北平这一段上。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既然老虎已经出山了,就不能再放虎归山。
正因为傅作义调35军回北平的计划失败,才有了以后张家口的解放,最终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平绥线上歼灭傅作义的察绥军,东线作战瓮中捉鳖解放天津,主旨在兵不血刃,能保护北平2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都不遭受战火破坏,最后和平解放北平。
按照《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的说法,北平的和平解放,堪称军事统帅毛泽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之作。
叶剑英元帅曾在《伟大战略决战》一文中评论道:对华北傅作义集团采取“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以及在淮海战场上对杜聿明集团延缓最后歼灭的部署,是超乎寻常地表现了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高超艺术,这是一般军事家所望尘莫及的。
不少军史研究者认为,毛泽东主导的这次战役,特别是这种兵不血刃、化干戈为玉帛的“北平方式”、“绥远方式”,可以称作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千古绝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