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要论文成武将,自然是曹操集团更加人才济济。其中,就谋士来说,曹操手下存在郭嘉、贾诩、荀彧、司马懿等很多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人物。但是,对于荀攸来说,其作为曹操的军师,在正史上也有说是曹操的“谋主”。不过,为什么相对于郭嘉贾诩乃至自家的荀彧荀攸反倒不怎么出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按照辈分,荀攸应该叫荀彧一声“叔叔”。但是,前者出生在公元157年,后者出生在公元163年,也即荀攸要比叔叔荀彧大6岁。同时,这两人都来自东汉末年颍川地区的世家大族。早在何进掌权的时候,荀攸就官拜黄门侍郎。而在董卓进京的时候,荀攸因为要密谋刺杀前者,所以被董卓关到了牢狱中。当然,荀攸运气也是比较好的,在吕布杀了董卓后,荀攸得以死里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96年,这一年不仅改变了曹操的命运,也影响到荀攸的后半生。曹操在将汉献帝迎接到许县并建都改名许昌后,就给荀攸写了一封邀请信,并征召他为汝南太守。经过一番促膝而谈后,曹操表示自己能和荀攸一起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自此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但是,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荀攸的很多事迹被忽略或者被转移到其他历史人物身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国志等正史中,荀攸劝解曹操不要攻打张绣,防止张绣和刘表相互联合。但是,曹操一开始没有听荀攸的话,后来明白还是荀攸有先见之明。而在攻打吕布时,荀攸和郭嘉一起主张要水淹下邳,结果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荀彧替代了荀攸。然后到了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时期,本来荀攸策划了突袭白马一事,结果风头被关羽抢去了。另外,在张郃向曹操投降的时候,只有荀彧一个人认为能够接纳。众所周知,张郃后来成为魏国的五子良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公元214年,荀攸跟从曹操征孙权,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说起他来就流泪。纵观荀攸的一生,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曹操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但是,正是因为太过低调,所以在名气上不如曹操手下的其他谋士。同时,相对于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相对脸谱化的人物,人们提到荀攸很难打上一个个性化的标签。不过,对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自然不会忽略这位旷世奇才。并用“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也即用西汉张良、陈平的高度来评价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