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和往常一样的一天,9岁的马熙雯收拾好书包,跟随同学们一起走出了校门。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们纷纷向守候在校门外的家长们跑去,一边讲述今天的学习情况,一边撒娇地挽着家长的手臂,享受着有人接送的快乐。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马熙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紧了紧书包带子,望着地上路灯照射出的影子,悄悄踏上了回家的路。

“妹妹,你回来啦?”走进家门,马熙雯的外婆正在厨房里做饭,听见开门声,她紧忙穿着围裙走出来,帮外孙女取下了书包: “快点洗手,准备吃饭”。

放下书包,马熙雯看了看空荡荡的客厅:“外婆,妈妈呢?” “妈妈今天要加班,回来不了;她让你好好做作业,周末争取陪你去公园玩”。

吃完晚饭,马熙雯打开作业本,写下来这样的一段话:“我的妈妈陈小凤,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小凤和女儿

时间回到22年前。

1998年10月,正是秋高气爽、丰收喜悦的季节。

22岁的陈小凤刚从第三军医大学检验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重庆市渝北区卫生防疫站。

2002年12月,因为工作需要,她来到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这一调动,就是整整18年。

对一个才工作不久、对未来还满怀憧憬的女孩来说,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荣耀与光彩,反而意味着枯燥的内容与沉重的责任。

这18年来的付出与辛劳,远远不是当初的自己所能够想象的。

“我当时想,再辛苦的工作也必须有人来做;既然安排我从事这项工作,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强。”陈小凤轻轻地说。

没有令人羡慕的眼光,也没有让人嫉妒的光环;没有时尚、青春、活力等等词汇聚集,也没有明星、音乐和新奇事物围绕;最经常接触的,只有检验设备、试剂、实验室,最经常感受的,只有三点一线(单位、食堂、家)的重复和单调。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陈小凤一直坚持奋战在疾控系统卫生检验第一线。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渝北疾控精神。

“我和同事们经历过多次疫情,也常常和死神擦肩而过。面对病毒,我们也会感到恐惧;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临阵脱逃,只有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之中。”

2020年,是特别不平顺的一年。就在新年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新冠病毒,不宣而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告急。紧邻湖北的重庆正值春节,人员流动频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而陈小凤所属疾控中心所在的渝北区,正是重庆的“北大门”;辖区内有江北国际机场、重庆火车北站、保税港区等重要交通枢纽,重点场所多,疫情防控难度可想而知。

从接到任务的第一天起,渝北区疾控中心就全员做好准备。1月23日,该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1月24日,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全员到岗。

“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对人民群众负责”,在人人对病毒唯恐躲避不及的时候,渝北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陈小凤选择了逆向而行。

抗疫期间,陈小凤在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试剂的储备,调试P2+负压实验室,积极做好应对工作;在采样检测样本数量剧增、采样检测人员数量不足、检测设备不够等问题面前,她和团队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中心采样检测人员开展采样、检测和个人防护等培训,扩大采样检测队伍,迅速提升人员的业务技能;并向中心申请购置了多道试管振荡混匀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一批仪器设备,协调组织迅速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培训、仪器比对等性能测试,极大提升了中心的样本单次检测能力。与此同时,她还拟定培训方案,对全区医疗机构开展采样及检测培训,为确保后续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一次又一次的样本检测,方便面就是他们最常裹腹的食品,临时搭起的简易床,成为他们休息的第一选择。“每批样本检测都需耗时4-6小时左右,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争分夺秒。”陈小凤说。由于新冠病毒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需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进行,陈小凤和同事必须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护目镜和N95口罩,双层乳胶手套才能进行检测;每次进出实验室,他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全身湿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还坚持控制进食饮水,最大程度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时的陈小凤

“疫情没有结束,我们绝不松懈”,在陈小凤和同事的努力下,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渝北区疾控中心全员96人共完成样本检测82302份,消杀面积213681平方米、生活垃圾349795千克。实现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换来了渝北区“无医务人员感染,无社区传染、无本地病例、无死亡病例”的抗疫阶段性胜利,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守护好了重庆的“北大门”。

2020年3月,陈小凤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4月,陈小凤被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评选为“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0年9月,她被评选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又是和往常一样的一个深夜,刚完成工作的陈小凤带着满身疲惫,回到了家里。

走进女儿的房间,小夜灯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小家伙已经抱着自己最喜爱的娃娃进入了梦乡。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折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边,两只袜子放在最上面。

轻轻帮女儿理了理被子,陈小凤转过身去,拿起了书桌上还没收拾的作业本:“我的妈妈陈小凤,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看到这里,陈小凤心里感受到一丝苦涩、一丝心酸。

“可是,我明白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妈妈,她还属于更多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虽然没有许多时间陪伴我,也不能经常接送我上学放学,可她在默默无闻地共同守候许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的平安健康。”

放下作业本,陈小凤静静离开了女儿的房间;明天,她还有任务要执行,没有办法送女儿去上学。周末,能不能回家带女儿去公园,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这就是和她一样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们的选择,在事业和生活面前,他们选择了事业;在大家和小家的冲突面前,他们选择了首先顾“大家”。

天,很快就微微亮了。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的陈小凤,又匆匆踏上前往工作场所的路途。冬日街道,人烟渺渺,昏黄路灯照射过来,把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她使劲拍了拍戴着手套的双手,仿佛可以为自己增加一点暖意。这一刻,她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认可,更因为看到了女儿的成长与成熟!(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