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计划之所以能够扬名于世,主要不在于他的“剑”,而是取决于他的“笔”。他制定的“施里芬作战计划”和创立的独树一帜的军事理论,对德国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信奉其军事理论的至今仍有人在。那么这位传奇军事家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一、军旅世家

一、军旅世家

施里芬是一个将门之子。其父长期在普鲁士军队服役,获少将军衔。他自幼勤奋好学,苦读经史。由于受他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立志从戎,刚到青年的年龄,就考入军校。20岁毕业后,即投身军旅,当了一名年轻的军官。1853年,服役五年的施里芬又赴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861年毕业,被调到德国陆军近卫第一骑兵团任职。

1866年6月,普鲁士同奥地利进入战争状态,施里芬随部赴前线作战。在著名的萨多瓦战役中,普军在名将老毛奇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将23万奥军彻底击败,取得了普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施里芬有幸参加了这次会战,亲身领略了老毛奇的指挥艺术,第一次享受到作为战场上的胜利者的欢愉,同时为他建造自己的军事理论大厦奠定了基石。

普法战争(1870)之前,施里芬被调到德军总参谋部任作战参谋,而总参谋长就是叱咤风云的毛奇元帅。这样,施里芬便可以直接向他的崇拜者学习兵法战策。在普法战争中,毛奇采用铁路进军,密切协同,分割包围的战术,一举击败法军,从而使施里芬对毛奇的快速机动、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原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帝国军事奇才

二、帝国军事奇才

施里芬聪明绝顶,忠于职守,对战略战术问题有超群的洞察力,工作效率也很高,所以备受老毛奇的赏识。才干加机遇,成为施里芬在和平时期步步高升的关键因素。1876年,他被任命为德国第一骑兵团团长,1884年任德军总参谋部的处长,1888年晋升为军需总监。三年之后,当接替毛奇任总参谋长的瓦德西被解除职务后,58岁的施里芬担任了德军的总参谋长。

施里芬升任总参谋长后,横溢的才华和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他的军事思想日臻成熟。他妻子早逝,长期过着单身生活。他把父亲“始终不渝地勤奋工作,矢志不移地忠于职守”的遗言作为座右铭,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术研究中。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在西方是最为隆重的。施里芬的圣诞节却过得别具一格。每到这一天,他或是把部属召集起来切磋学术,提出新的战略战术构想,或是出题定作业,让部属连夜做完,以此作为献给圣诞节的“礼物”。

三、施里芬计划的诞生

三、施里芬计划的诞生

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施里芬适应德国对外扩张的需要,致力于建设一支人数可观,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的军队,以便随时准备用武力去夺取“阳光下的地盘”。1893年,在施里芬等军界要人的呼吁和推动下,国会通过了扩军的军事法案,使军队的平时编制接近60万人。与此同时,他加强对各级军官的训练,更新军队的技术装备,为提高德军的实战能力竭智尽力。

施里芬根据德国以往的战争经验和应付两线作战的假定,率先提出了“闪击战”的构想,认为未来战争不论从政治观点还是经济观点来看,都不应是长期的。他断言我们应当寻找机会迅速粉碎敌人,消灭敌人。为了在总决战和整个战争的迅速胜利,不削弱第一次歼灭性突击的兵力,他甚至否定拨出战略预备队的必要性,强调战争从春天开始,不迟于“秋日落叶”时就该结束。施里芬的战役思想,以及他对未来战争的其它富有特点的见解和观念,被德意志帝国奉为国家的军事理论,贯穿在军队的条令、教令和其它官方文件中。

从“闪击”式的战略构想出发,施里芬经过10多年时间的精心策划,斟酌修改,于1905年抛出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根据这一计划,战争一旦爆发,军队主力应该绕过法国边界地区那些难以通耕的筑垒地带,假道比利时,在右翼尽可能宽大的正面上实施进攻,进到法国北部,而后沿一条巨大的弧线继续挺进,部队随后向左转折,接着往东开进,达到迂回巴黎的目的。此时,位于右翼右端的德军,则应在靠近海峡的里昂地区强渡塞纳河,以便从南面去包围巴黎,压迫法军沿摩泽河方向撤退,而后继续把法军压缩到洛林的要塞地区德国、瑞士边界,并围而歼之。

在兵力分开,别具匠心的“施里芬计划”要求使右翼的兵力达到最大强度,使左翼兵力减少到最低限度,即把德军主力的大约85%放在右翼,仅用15%的兵力放在左暮固守270公里的国境线担任牵制法军的任务。这样,在德军当时拥有的72个师中,有53个师被编入突击集团,10个师配置在中央地段对付凡尔登要塞,而全军左翼沿法国东部边境加以配置的,只有9个师。计划预计,即使左翼德军遭到法军的正面进攻而失利,德军仍然能够切断法国与英国的联系,而将法国置于死地。1906年,年事已高的施里芬考虑到英国可能参战,对他的战略计划做了某些枝节上的变更之后,便退出了现役,由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接替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四、一战的失败

四、一战的失败

可是小毛奇并不是施里芬计划及其军事理论的热心信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东、西两大敌国一俄国和法国,均扩充了军备,增强了军事实力,小毛奇便对“施里芬计划”动了较大的手术。他一再地加强了德军左翼的兵力。使左右两翼的兵力由1:1.7降为1:1.3,抽出了部分右翼部队加强了左翼和东普鲁士的驻军。

同时,还放弃了入侵荷兰南部的意图,企图利用中立国荷兰作为自己的军事补给基地。尽管如此,施里芬制定的“闪击战”的构想,仍在大战前夕德国的军事科学中占有统治地位。大战爆发后,德军的战略部署基本上是以施里芬计划为蓝本的,但是由于小毛奇把这个计划改得不伦不类,本来意义上的“施里芬计划”并未付诸实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军事学术界对施里芬计划或褒或贬,众说纷纭。有的把德军的失败说成是施里芬计划的破产,有的则认为德军失败的原因恰恰是没有按照施里芬计划展开兵力的缘故。后一种观点在德国军事界占主导地位,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正统军事思想仍把施里芬计划奉为楷模,看作是军事学术的最高成就和西线作战获胜的秘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曼施泰因计划”也是在施里芬计划的基础上加以扩大与发展而形成的。

结语

结语

施里芬自退休以后,仍以极大的热心研究军事学说。他先后撰写了《坎尼会战》、《现代战争》、《统帅》、《克尼格莱茨战役》等著作,用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对德军施加思想理论上的影响。为了表彰施里芬对德国军事理论的突出贡献,威廉二世于1911年授予他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