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让我怀疑是不是段子。
日本卫生部门漏报了838例新冠确诊病例,理由居然是,“忘记按下数据收集系统的确认键”和“未成功发送传真”。
都什么年代了,日本政府竟然还使用传真机?
你用传真机也行吧,但这是防疫阶段啊,就不能开发一个信息互联的系统吗?等你把信息传真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一个关于日本的新闻,日本知名仿制药公司——小林化工,竟然造假售假长达40年。
日本制造跌下神坛的事件不是一两次了。
电子巨头东芝因财务造假陷入经营困境;
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承认产品质量数据造假;
主要汽车制造商日产和斯巴鲁长期使用无资质质检人员;
世界最大安全气囊厂商高田公司因气囊质量问题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申请破产保护;
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所被曝质检数据长期造假。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第一”高悬在世界各地,日本制造曾经确实非常辉煌。
不少人会说,现在日本制造已经走向高端化,不屑生产低端产品。
今天我要告诉你,所谓的高端化,只是日本制造的遮羞布,日本制造的衰败,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01
日本制造的头牌——电子产业,美国从扶持到遏制
提起日本电子产品,数码科技发烧友一定会想起索尼、东芝、日立、富士通、NEC等这些牌子。
曾几何时,这些品牌也占领了中国人的家——收音机、电视、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
二战后日本电子产业的兴起,和当时的国际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军占领,为了防止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美国强行肢解了日本的各大财阀,并竭力阻止日本再次工业化。
但是,美国唯独对日本的通信产业大开绿灯,包括电话、电报、广播等,美国甚至直接命令日本产业界大力制造收音机。
这一切,当然是因为冷战的需要,美国要把日本打造成东亚地区的情报中心和宣传阵地。
在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子产业成为日本在战后快速兴起的头号产业。
像索尼公司就是得益于这一波政策红利,它靠录音机和收音机起家,驻日美军是索尼早年的最大客户。
朝鲜战争之后,美苏双方的冷战进一步升级,美国电子产业的发展重心转向军工领域和NASA等航天工程,民用电子产业发展得相对较慢。
而这个时期,日本电子产业主要面向民用,各种小巧精致的新产品层出不穷。
日本生产的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等大举进入美国市场,这就导致了美日贸易摩擦的开始。
这个时期,美国产业界主要是走法律诉讼程序,比如对日本彩色电视机提起反倾销诉讼,但美国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
那美国政府是从什么时候直接介入美日贸易摩擦的呢?是1985年。
1985年9月,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让日元在三年内升值了100%。
这个时间点绝不是偶然的。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冷战对美国的威胁明显变弱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英特尔在存储芯片领域被日本公司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忍痛退出,专攻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美国政府第一次意识到,有可能失去计算机领域的战略制高点。
在这几种因素之下,美国对日政策发生变化——从扶持变为遏制。
1986年,日本对美国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被征收了100%的惩罚关税。
当年9月,日美双方签署了《日美半导体协议》,其中有一个秘密条款:日本承诺开放本国市场,5年之内让美国芯片在日本国内占有20%的市场份额。
在日元升值、惩罚性关税和《日美半导体协议》的多重影响之下,1985年成为日本电子产业发展的转折点。
在1985年之前的15年,日本电子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值增长了5倍,出口增长了15倍。
而1985年之后的15年,日本电子产业仍然在增长,但速度变慢了,产值只增长了1.5倍,出口增长放缓,进口稳步上升。
在这个阶段,日本电子产业从以出口拉动变成了以内需为主。
到2000年时,日本电子产业产值达到26万亿日元的峰值,之后便掉头向下,整个产业开始萎缩。
到2013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只剩下11万亿日元,只有顶峰时的不到一半。
并且在这一年,日本电子产业从贸易顺差转为了贸易赤字。
通过梳理这段历史,我们发现日本电子产业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
1985年是从快速增长变为慢速增长,而2000年是从增长变为萎缩。
1985年的转折很大程度上是外因造成的,这确实得赖美国。
但2000年的转折,则是日本人自己的锅。
02
过度追求高精尖,让日本电子产品失去了大众市场
对于日本制造,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就是“工匠精神”。
日本的电子产业界对技术有执着的追求,他们认为高精尖才叫高科技。
日本人把技术实力简单等同于高品质、高性能,但其实技术实力还包括另一个层面,也就是以低成本、短时间进行快速生产的能力。
这是日本电子企业的短板,却是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的强项。
双方各有所长,这本来是好事,可以形成产业互补。
但日本企业的致命错误在于,当1990年代全球半导体产业发生根本变化时,日本企业却毫无察觉、不知变通。
以存储芯片为例。
在1980年代日本存储芯片的鼎盛时期,存储芯片主要是用在大型计算机和电话交换机上,这些设备制造商对存储芯片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
比如,大型计算机要求芯片有25年的质量保障,电话总机也要求至少23年的质量保障。
当时美国产的芯片很难达到这样苛刻的标准,而日本的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NEC等一批电子企业,秉持工匠精神不懈努力,终于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芯片,并且良品率超过90%。
相比之下美国芯片的合格率只有60%~70%。
这段成功经验让日本企业坚信,必须在技术上追求极限品质和性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从1990年代起,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大型计算机转向了个人电脑和手机。
我们知道,个人电脑的使用寿命也就是5年左右,手机更短,一般不超过3年。
换句话说,市场根本不需要保质25年的芯片了,而需要的是大量质量还过得去的廉价芯片。
这时候,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超高品质,而在于能不能改进工艺、快速降低生产成本。
日本企业由于迷信高品质,不屑于对自己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仍然继续生产可以保质25年的芯片,结果给了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比如,同样是生产64M的存储芯片,日本企业的加工工序是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的1.5倍,是美国企业的2倍。
加工工序越多,生产速度也就越慢,而且需要越昂贵的芯片制造设备。
以日本尔必达和韩国三星为例。
尔必达生产半导体的设备成本比竞争对手高出2~3倍。
如果看成品率,也就是每个生产批次中合格产品的比例,尔必达能够做到98%,而三星只有83%,看上去三星在技术上要略逊一筹。
但是,三星设备的芯片吞吐量是尔必达的2倍,也就是说,虽然成品率更低,但在相同时间内三星设备能生产出的合格芯片数量比尔必达高得多。
2005年三星的利润率为30%左右,尔必达只有3%左右,差了一个数量级。
顺道说下,曾经在DRAM领域市场份额世界第三的尔必达,在2012年2月27日申请破产保护,从此告别半导体舞台。
而韩国三星,则是越做越强,干到了世界第一。
制造成本高,就很难盈利,盈利不足,反过来又会影响对研发的投入。
刚开始,日本企业的技术领先三星,但随着三星把盈利不断投入研发,迟早有一天能超越日本企业。
事实也证明了,三星走的路子是对的,先用物美价廉的产品占领市场、获取利润,再把利润投入研发,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如果三星一开始就和日本企业斗工艺、斗良品率,一定失败。
日本电视机产业也同样陷入了追求极限品质的误区。
在屏幕清晰度上,索尼的产品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
但这样极度追求画面的超高清晰度,有意义吗?
人眼可以分辨的高清晰度水平,最高是720P,要画面再好点,也就上个2K。
但索尼电视的清晰度做到了十多K,当然推上市场的,是8K高清电视。
对于发烧友来说,这当然是索尼大法好。
但对于真正想买一台电视的人来说,这8K高清电视,真有必要吗?
一位索尼工程师曾经抱怨说:“全世界都不知道索尼最高品质的液晶电视画面有多清晰,这个世界简直疯了。”
而这位工程师的妻子反驳说:“我看你才疯了。你看我们家的索尼电视,如果开最高清晰度来录节目,硬盘很快就满了,结果还是得用低画质模式来录。再说,看电视节目,低画质完全够了。你们弄的什么超高清画质,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画质超过了人眼能够分辨的水平,再往上提升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消费者感觉不到。
这时候,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价格是否实惠,以及是否有更新颖的功能,这方面是韩国企业擅长的。
2012年之后,三星和LG牢牢占据了全球数字电视市场份额的前两名,而索尼的市场份额不足三星的一半,陷入亏损泥潭。
同样以高画质电视机著称的夏普也陷入巨额亏损,在2016年被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收购。
03
只重技术、不重市场的日本企业
创新就是新技术,这是一种误解。
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发明和市场的新结合”。
简单说,就是要把新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让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这才是企业界的创新。
如果仅仅只是发明新技术,那是科技界的创新,而不是企业界的创新。
正是因为错误理解了创新的含义,导致日本电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追求极限品质的死胡同里越走越远,而与市场越来越脱节。
在日本电子企业,站在鄙视链最顶端的是研发部门,其次是生产部门,最后才是市场部门。
作为对比,三星高度重视市场部,在全球范围内物色最顶级的人才担任市场调研专员。
三星认为市场调研等同于“开辟市场”,公司的未来就掌握在市场调研专员的手里。
正是因为高度重视市场部,三星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一家独大。
工匠精神是把工艺做到极致,这是工业时代的王者思维。
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从耐用消费品变成了快消品,一两年就淘汰了。
这个时候企业拼的是把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的能力,而不是关起门来精益求精地打磨工艺。
04
拒绝全球化分工,是日本制造又一错误的战略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品零件都是模块化的,小到手机,大到光刻机,模块之间的接口都可以实现标准化。
生产商只需要设计好自己的产品,采购相应模块,然后进行组装就可以了。
这就促成了产业在国际间的水平分工,并且降低了产业的进入门槛。
三星和LG能够快速超过日本电视企业,一个契机就是数字化电视时代的来临,让电视机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化了。
同样地,在生产芯片的关键设备光刻机领域,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曾牢牢占据世界前两名的市场份额,然而后来却被荷兰公司阿斯麦赶超,并被远远甩开。
由于荷兰没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倒逼阿斯麦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合作,采购它们的模块,自己来进行组装和调试。
阿斯麦最牛的地方在于集成,它组装调试出来的机器误差非常小。
机器误差是指每台设备在性能方面存在的差异。
反观尼康,它的生产系统是封闭的,所有部件除了光源,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组装。
尼康光刻机单台运行的性能很好,但是每台设备之间的机器误差很大。
机器误差大,设备利用率就低,因为需要将设备专用化,每道工序只能使用一台固定设备。
而机器误差小,设备利用率就高,因为无论哪道工序都可以使用任意一台设备来处理。
平均来说,阿斯麦光刻机的处理能力是尼康的2倍。
尼康光刻机的落败,部分原因是拒绝参与国际水平分工。
面对这样的国际分工趋势,日本半导体企业一开始非常排斥,坚持要走设计和制造一手包办的模式,没能在产业生态上及时卡位。
后来,在与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的竞争中落败之后,日本企业没法再走纵向联合型道路,只能在设计和制造中二选一。
但奇怪的是,日本芯片企业的优势明明在于制造环节,它们却偏偏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设计环节,导致它们进一步丧失了竞争力。
说到底,还是“技术至上”的思维在作怪。
日本芯片企业看不起代工企业,认为它们没有核心技术,只会批量生产廉价产品。
殊不知,代工企业因为设备折旧快,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快,它们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其实是最先进的。
而且,因为代工企业向不同的设计公司开放接口,头部代工企业的技术接口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从而占据了主导权。
所以,别以为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就不是高科技,在国际分工上,科技产业链缺谁都不行。
就这样,日本芯片企业错过了成为代工企业的机会,在设计领域又没有明显优势,衰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05
中国制造不可学日本企业盲目追求高端化、高精尖
我们来总结一下导致日本电子产业衰落的三方面因素。
在宏观层面,日元升值和美日贸易摩擦,对日本电子产业造成打击,从高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
在技术层面,秉承工匠精神的日本企业,盲目追求高精尖,在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市场变化方面输给了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
在战略层面,日本电子企业错过了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窗口期,什么都想做的日本企业,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目前中国制造遭遇到困境,外部因素,也是中美贸易摩擦。
现在国内都在高喊解决“卡脖子”的技术,也在追求所谓的工匠精神。
别忘了一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的崛起,是因为物美价廉,过去二十年中国制造的崛起,也是因为物美价廉。
能满足大众需求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盲目追求高端化、高精尖,会让中国制造步日本制造的后尘。
高精尖技术是怎么来的?是不断地投入研发琢磨出来的。
没有持续的盈利,哪里来不断地投入研发?
这盈利哪里来?从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中来。
特斯拉汽车近年来价格一直在降,已经从有钱人的玩具,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来,特斯拉汽车的价格还会降,特斯拉要做的不是布加迪跑车,而是大众汽车。
做有钱人玩具的布加迪倒闭了,做的大众汽车则越干越好,还反过来收购了破产的布加迪。
大众的汽车
没有大众汽车做里子一直盈利,就无法支撑做面子的布加迪。
中国制造是要做面子?还是要做里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