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十大任务单:医药价格改革、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位列其中。

截至1月13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141.95元,市值3466亿元,相比2020年11月25日的102.2元,一个多月涨幅近40%。

持续升高的商誉

医药外包行业,是一个并购较为频繁的行业,由于其特殊的行业属性会产生大体量的商誉。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药明康德的商誉分别为9.58亿元、11.44亿元和13.62亿元,整体呈现不断升高趋势。

公开信息显示,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横跨研发外包(CRO)和生产代工(CDMO/CMO)两领域。国内CRO行业中,药明康德市场份额占比约16%,为行业第一。经过高速发展,2007年就登陆纽交所。2015年,公司启动私有化,2017年开始回归A股。

对于这样一家现金流充裕、业务稳健的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招股书显示,2016年12月8日,药明康德作出董事会决议,同意G&CV、G&CVII、上海厚燊、上海厚玥、上海厚辕、上海厚雍、上海厚溱、上海厚尧、上海厚嵩、上海厚菱分别与FertileHarvest、BrilliantRich、EasternStarAsia、LCH、宁波弘祺、宁波沄泷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不仅如此,在港股的药明生物,2020年以来,药明生物控股股东的套现金额即接近190亿港元。

不难发现,公司背后的股权架构非常复杂,资本运作的动机昭然若揭。

细观药明康德的崛起,扩张并购是关键词。

2020年半年报显示,药明康德投资组合90余家公司和基金。

2017年—2019年,药明康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65亿元、96.14亿元和128.72亿元,同比增长26.96%、23.80%和33.89%;实现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22.61亿元和18.55亿元,同比增长25.86%、84.22%和-17.96%。

实际上,伴随规模扩张、人力成本上升,薪酬成本已是其最大成本支出之一,2019年药明康德总收入规模128.72亿元,薪酬成本占比达到35.08%。拉长时间维度,无论薪酬支出比重,还是人均薪酬都出现了“跳涨”,对其利润影响不可小视。

不过,药明康德依然没停止前进脚步。

2020年12月17日,药明康德公告:斥500万美元认购ALSP份额,投资早期生命科学。

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曾表示: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强全球布局,通过并购或自建方式,在美国拓展我们生产服务的能力和规模,以满足全球客户供应链的需求。

的确,CRO业资源整合是大势趋,但如副作用发作,也是危险走钢丝。

据Wind数据显示,大股东WuXi AppTec (BVI) Inc.在2020年8月14日至11月5日期间,合计减持2310.66万股,减持金额为24.53亿元;大股东HCFII WX (HK) Holdings Limited在2020年9月17日减持2378.88万股,减持金额为20.84亿元。

此外,2020年7月,该公司一众高管已开启一轮减持,包括副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Edward Hu(胡正国)、副总裁Shuhui Chen(陈曙辉)、首席执行官Steve Qing Yang (杨青)和董秘姚驰,其中,Shuhui Chen减持最多,合计减持14.84万股,减持金额为1408.27万元。

截至2020年三季度,药明康德的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7.43%,商誉达14.56亿元。

2021年,药明康德如何破题?(中访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