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8点半】的旗下栏目——【老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1907年,在慈禧太后统治末期,持续的降雨让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中下游洪水泛滥,饥民的情况惨不忍睹,今天,通过老照片让我们回到那个悲惨岁月!

救济机构为受害者提供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济机构为受害者提供食物

但是,官方的救灾工作效率低下,效率不高,资金和粮食短缺的问题从未得到解决,达到的成果不大!

受害者住在棚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害者住在棚屋里

在转移过程中,政府下发的少量粮食还被逐层克扣,到了受害人手中,数量已大大减少。

当时的人们指出:“为饥荒做准备的粮食,并不是官员和士绅使用的。

灾民接受救济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灾民接受救济物资

无奈之下,政府要求各地有钱人慈善救济参加救济活动,政府与当地士绅合作以弥补政府救济的不足。

据统计,此次慈善救灾共募集了约73万两白银,有效缓解了灾区资金和粮食短缺,挽救了大批受害者的生命。

等待救济的灾难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待救济的灾难受害者

在这一救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是一个新的救灾组织——华洋义赈会。这个协会的特别之处是由西方传教士组成,利用欧美慈善组织的组织结构,对救济金进行独立的审查和监督,这个做法使得财务方面更加透明。

华洋义赈会累计募集了约120万两白银,在筹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住在棚屋里的难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在棚屋里的难民

包括官方救济,慈善救济和华洋义赈会在内的三方,一共筹集了近600万两白银,总共为七百多万名受害者提供了救济。

各位看官们不喜轻喷!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笔者码字不易,看官们的每一次点赞、收藏、分享与关注都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