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共和》剧照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8年东北易帜,这17年是北洋政府统治时代。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大地开启了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模式。这期间,在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北洋军阀势力尚未控制或尚未完全控制的六省: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逐渐形成了许多地方军阀——西南军阀。

换句话说,袁之后,中国由两股势力支配,一是北洋军阀,二是西南军阀。这两股势力除了偶尔合作之外,更多时候是对抗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滇系控制云贵,图谋四川,桂系控制两广,图谋湖南

除了南北对抗之外,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内部各派系也对抗,对抗的结果是:北洋有皖、直、奉三大系的更替,西南军阀有自己的新陈代谢,有些省份还很复杂。

以湖南为例。

北洋时期湖南出了很多督军、省长,如谭延闿、汤芗铭、傅良佐、张敬尧、赵恒惕、唐生智等,很多人知道他们曾主政湖南,却不知道他们上台下野的来龙去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常常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共和》剧照

因此,有必要用一篇文章把他们串起来,梳理一下湘系军阀的更替过程。

01

故事还得从辛亥革命说起。

大清王朝时期,两湖(湖南、湖北)是一体的,清末,湘鄂两省革命党人也是同气连枝。

武昌起义后,最先响应的省份就是湖南。

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与陈作新领导湖南新军发动长沙起义,并在第二天建立了军政府,宣布湖南独立。焦达峰、陈作新被推举为军政府正副都督。

宣布独立,湖南就是革命党人的天下了吗?非也。

辛亥革命能成功,除了革命党人出生入死发动起义之外,还有一股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立宪派。

大清入土之前,不是要搞立宪吗?立宪派就是被大清“立宪”忽悠的一帮人,其组成人员是资产阶级上层、地主、士绅等,代表人物有张謇、杨度、汤化龙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共和》剧照

立宪派反对大清统治的现状,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搞资产阶级改革。它与革命党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

武昌首义,立宪派领袖、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发表通电,号召各省响应,之后全国有十几个省以咨议局为中心宣布独立,这是合作。

湖南独立后,湖南立宪派唆使叛军刺杀焦达峰、陈作新,这是斗争。

斗争,即权力斗争,湖南到底是听军政府都督的,还是听省参议院(原咨议局)的——都督府要求总揽大权,立宪派要求都督的命令经参议院盖章后方能生效。

焦、陈二人死后,立宪派领袖、参议院院长谭延闿在半推半就中,当上了湖南都督。

这起刺杀案,与谭延闿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不过值得玩味的是,谭延闿事后并没有惩处事变小头目梅馨,反而提拔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延闿

湖南进入了谭延闿时代。准确地说,是进入了第一次谭延闿时代,后来他还会反复下台、上台。

谭延闿出身高干家庭,其父官至大清闽浙、两广总督,耳闻目濡中,谭延闿练就一身官场八面玲珑的本领,特别会搞关系,段位与有“水晶球”之称的徐世昌不相上下。

为了巩固统治,谭延闿四面结交。

1912年谭延闿加入了国民党,并与国民党领袖黄兴(湖南人)谈笑风生,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财政部长熊希龄(湖南人),结好袁世凯。

此外,他还与副总统黎元洪、广西都督陆荣廷友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延闿是近代著名书法家、吃货

凭借这身本领,谭延闿过了两年安逸日子。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号召国民党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爆发。

谭延闿是国民党湖南支部部长,相当于湖南分舵舵主,自然无法置身之外。

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福建宣布独立后,谭延闿宣布湖南独立,并发表了《讨袁檄文》。

很快,袁世凯派大军南下,镇压二次革命,北洋军在江西湖口击败李烈钧之后,海军次长汤芗铭率领4艘浅水舰至湖南岳州,威逼谭延闿。

国民党在各地的战事都失败了,北洋军杀到湖南北大门,谭延闿明白大势已去,宣布取消独立,通电下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次革命宣布独立的省份

02

在黎元洪的说情下,袁世凯特赦了谭延闿。

在黎元洪的推荐下,汤芗铭出任湖南都督。

黎元洪之所以推荐汤芗铭,是因为他与汤氏兄弟是老乡加同事,武昌起义的时候合作良好。

汤氏兄弟即汤化龙和汤芗铭,湖北浠水人,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放现在,都是武汉城市圈内的人。

汤芗铭是大清海军参谋长,武昌起义后,在大哥汤化龙的劝说下,率领舰队倒向革命党,多次与清军作战,南北议和后,投靠袁世凯。

由于这些革命经历,汤芗铭不受袁世凯信任。

为了取得老袁的信任,汤芗铭在湖南大开杀戒,清算革命党,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对袁世凯的忠心,人送绰号“汤屠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

袁世凯称帝时,汤芗铭带头劝进,鼓吹帝制,由此简在帝心,受到袁宠信。

袁世凯倒行逆施,引发了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反袁大旗从西南边陲的云南,很快扩展到了贵州、广西、广东。

受邻省影响,湖南省内50几个县宣布独立,汤芗铭在湖南的统治岌岌可危。

此时,湖南革命党人程潜,从云南护国军那里借了一个营的兵力,并取得了广西都督陆荣廷的支持,决心打回湖南。

程潜自称湖南护国军总司令,一面召集旧部(程潜曾在湖南军队中任职),一面率军从靖县(今属湖南怀化,位于湘、黔、桂三省边界)向长沙进军。

反袁烽火越演越烈,汤芗铭为保住屁股下面的椅子,被迫宣布独立,给了袁世凯沉重的打击。陕西陈树藩、四川陈宧与湖南汤芗铭宣布独立,被视为袁世凯的“送命二陈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共和》剧照

程潜并没有就此停兵,而是发布了《护国军湖南总司令程潜布告汤芗铭罪状》,要打倒汤芗铭,解放全湖南。

1916年7月,汤芗铭逃出长沙。

搞掉了汤芗铭后,程潜与湖南各界商议,推举了一位过渡人物刘人熙任临时都督。正式都督,要等北洋政府与湖南军民博弈后,才会出现。

当时,段祺瑞支持陈宧出任都督,湖南方面极力反对,推荐黄兴,黄兴不同意,推荐蔡锷和谭延闿。段祺瑞自认为驾驭不了蔡锷,所以选择了谭延闿。

就这样,谭延闿复出了。

谭延闿上台后,响应北洋政府提出的裁军方案,将程潜派别的军队裁撤一空,把程潜排挤出了湖南。

对内,谭延闿提出了“湘人治湘”的口号,以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对外,结好大总统黎元洪和两广陆荣廷,作为外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祺瑞,《走向共和》剧照

1917年7月,段祺瑞利用张勋复辟,搞倒了黎元洪,随即决定派北洋军南下,武力扫平西南军阀。

北军南下,湖南首当其冲。

为此,段祺瑞任命湖南籍的皖系大将傅良佐,为湖南督军。谭延闿只剩一个省长职务。

谭延闿本想组织军队抵抗,但湘军内部意见不一,陆荣廷的援军也迟迟不至,谭延闿再次下野。

下野前,谭延闿为傅良佐埋了两颗地雷——他在湘南安插了亲信刘建藩、林修梅两部。

03

段祺瑞叫嚣废除约法、推行武力统一,激起了孙中山和西南军阀的不满,7月,孙中山在广州竖起了“护法”的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南下护法(油画)

孙中山想借西南军阀的力量北伐,打倒段祺瑞,恢复中国民国的法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西南军阀想借孙中山的名望,对抗北洋政府统一。双方联手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

中国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和以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军政府,第二次南北对峙形成,第二次南北战争一触即发。

1917年9月,傅良佐下令撤销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和湘军第一师第2旅旅长林修梅的职务,在谭延闿的授意下,刘建藩、林修梅宣布独立,倒向护法军政府。

段祺瑞以此为借口,下达了讨伐令,护法战争打响。

护法战争主战场在湖南,北洋军出动了王汝贤第八师、范国璋第二十师,以及倪嗣冲安武军、山西商震旅、直隶阎相文旅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法战争示意图

护法军方面,陆荣廷派广西督军谭浩明率领两广援军,入湘作战,程潜也受孙中山委派,潜入湖南,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召集旧部,对抗北洋军。

双方在衡山、宝庆、攸县一带激战。

王汝贤、范国璋是冯国璋的人,冯国璋不赞成段祺瑞武力统一,主张和平统一,两人一直在斗法。在冯国璋的授意下,王和范发表了主和通电,擅自从前线撤军,拆段祺瑞的台。

主力都不打了,北洋军全局崩坏,傅良佐见势不妙,仓皇逃离长沙。

护法联军一路北上,占领长沙,谭浩明暂时掌握了湖南大权。

武力统一受挫后,段祺瑞继续与冯国璋斗法,在徐树铮的谋划下,段祺瑞获得了曹锟、张作霖等人的支持,督军团一致逼迫冯国璋,要他下令讨伐西南。冯国璋屈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佩孚

第二次南征的北洋军规模更庞大:曹锟、吴佩孚亲自带队,率领精锐第三师南下,张敬尧带了1个师,山东派了1个师,江苏派了1个旅,还有张作霖5个混成旅在后面压阵。

1918年2月,吴佩孚从湖北向岳州进攻,南北战争再次打响。

北洋军占绝对优势,连战连捷,吴佩孚的部队,像推土机一样,连下岳州、长沙、衡阳,不久又拿下了宝庆、安仁、攸县、耒阳,是此战最大的功臣。

然而,曹锟和徐树铮因为副总统的问题闹掰了,段祺瑞把湖南督军给了张敬尧,也让吴佩孚心生不满。

曹、吴不想为段祺瑞卖命,不打了,吴佩孚与陆荣廷讲和,主力不打了,其他部队也熄火了。

事后,吴佩孚驻军衡阳,与护法军对峙,张敬尧以督军兼省长身份,坐镇长沙。

张氏四兄弟:敬尧、敬舜、敬禹、敬汤,名字特别高尚,行为特别龌龊,四兄弟在湖南横征暴敛,无恶不作,把湖南祸害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驱张运动(剧照)

有人还来了一段Rap: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湖南民众掀起了“驱张运动”,上至湘籍前国务总理熊希龄,下至三湘普通青年学子,各方志士,奔走请愿,要求搞走张敬尧。

04

对“驱张运动”,吴佩孚冷眼旁观,他巴不得这货倒台。

谭延闿瞅准机会,周旋于吴佩孚、陆荣廷之间,被护法军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同时联络湘军将领,取得了湘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的支持。

而掌握了一部分军权的程潜,因为“通敌”事件(北洋方面派人拉拢程潜,被谭延闿发现了),再次被谭延闿排挤而走,走前把军队交给了赵恒惕。

此时,北洋政府内部,新直系和皖系矛盾激化,吴佩孚与西南方面结成了同盟,决定撤军北上,与皖系决战,打倒段祺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

1920年5月,吴佩孚率军北上,赵恒惕率领湘军尾随接防,直逼长沙,失去了吴佩孚的支持,张敬尧的军队不堪一击,其他北洋军也一触即溃,被赶出湖南。

谭延闿进入长沙,第三次复出。

谭延闿一身兼着湖南督军、省长、湘军总司令,但他没有直属军队,相反,赵恒惕在驱张战争中,实力大增,掌握了湘军实权。

谭延闿与赵恒惕关系很好,谭延闿三次督湘,赵恒惕一直与之共进退,但这一次,谭延闿没有及时兑现给赵恒惕的承诺——让赵当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心生不满。

谭延闿提出的“联省自治”,与孙中山提出的“联省北伐”相矛盾,也引起了忠于孙中山的程潜的不满。

于是,两股反谭延闿的势力合流,赵恒惕与程潜旧部李仲麟决定联合倒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

1920年11月,李仲麟发动兵变,向长沙进军,要求谭延闿下台,谭延闿向赵恒惕求援,赵恒惕就是不动——傻子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谭延闿很自觉的下台了。

谭下台,赵上位,湖南进入赵恒惕时代,赵是北洋时代统治湖南时间最长的军阀。

赵恒惕上台后,首先解决了李仲麟等人,清除了程潜派系在湖南的势力,之后他又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搞省宪自治,二是发动湘鄂战争。

省宪,就是制定湖南省宪法草案,把自己包装成民选省长,披上合法的外衣。自治,就是宣布湖南脱离南北政府,保境安民,实行中立。

重点说说湘鄂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占元

湖北督军王占元,属于直系军阀,为人贪鄙成性,经常克扣士兵军饷,以致湖北兵变频繁。

王占元是山东人,在湖北大肆安插山东人当官,他曾说:我待山东人不薄,湖北69个县,我们山东人就占了49个县长职位。他还想把省长也换成山东人。

这种拉仇恨的做法,激起了湖北人的不满,湖北人想驱逐王占元,学习湖南搞自治运动。

湖北方面多次来人,请求赵恒惕出兵湖北,赶走王占元。

赵恒惕因与王占元签了互不侵犯协定,又担心直系实力强大,没敢轻举妄动。

这时,四川督军熊克武找赵恒惕,约他一起攻打王占元,赵恒惕的部下为解决扩军后的军备粮饷问题,也怂恿赵向湖北扩张,赵恒惕这才决定援鄂“驱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恒惕

湘鄂战争打响后,王占元顶不住,向曹锟、吴佩孚求救,曹、吴却计划搞掉王占元,拿下湖北——王占元是旧直系(原冯国璋的直系),与曹、吴关系一般,而且声名狼藉,不值得救。

1921年8月,吴佩孚率军南下,先逼王占元下台,而后反攻湘军,大获全胜,一路反推到了岳州。直军兵临城下,赵恒惕顶不住,找驻长沙的英国领事调停,与吴佩孚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议,成了吴佩孚的附庸。

05

自1918年第二次南北战争后,南方的护法军政府与北洋政府一直在对抗,只是双方都有严重内部问题,战争没有打起来。一旦某一方暂时解决了内部问题,就会发动北伐或南征。

1923年,孙中山击败陈炯明后,在广州重建了大本营(革命政府),一边巩固政权,一边着手准备北伐。

赵恒惕附北抗南,不仅引起了部下的不满,也成了孙中山北伐路上的第一道障碍,孙中山决定让谭延闿出山,搞掉赵恒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

原来,谭延闿第三次下台后,投靠了孙中山,变卖家产支持孙搞革命,获得信任和重用(谭和宋家关系非同一般),出任大本营建设部长兼秘书长。

沅陵镇守使蔡钜猷,是谭延闿旧部,赵恒惕眼红湘西鸦片收入,打压蔡钜猷,两人关系很差。

1923年6月,谭延闿指示蔡钜猷宣布湘西独立,发起了讨赵战争,之后派出在湖南军界很有影响力的岳森、张辉瓒回湘,利用亲朋故旧关系,策反赵恒惕的部下。

前面说过,赵恒惕倒向吴佩孚背叛西南,致使部下不满,谭延闿一煽动,湘军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支持谭延闿(蔡钜猷、吴剑学、谢国光等),一部分支持赵恒惕(贺耀祖、唐生智、叶开鑫等),一部分名曰中立、暗中支持谭延闿(宋鹤庚、鲁涤平等)。

赵恒惕抵挡不住,请求吴佩孚支援,直军大举入湘,讨赵军队有点顶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陈炯明、邓本殷率军进犯广州,江西的方本仁、邓如琢也出兵粤北,广州大本营危急,孙中山急调谭延闿回军救援,除蔡钜猷退往湘西外,其他支持谭延闿的军队,都离湘赴粤。

这场战争也被成为谭赵战争,谭延闿虽然没有打倒赵恒惕,却带出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后面还会出现。

谭赵战争之后,赵恒惕将剩下的湘军整编为4个师,师长分别是贺耀祖、刘铡、叶开鑫、唐生智。前面三个师长还好说,最后这个唐生智,特别有想法。

唐生智率四师驻守衡阳,头上还兼着湘南督办和水口山矿物(有锌矿,是湖南重要财源)督办,逐渐脱离了赵恒惕的掌控,自成一派。

期间,他广开财源,整军经武,办军官讲习所,轮训基层官佐,还将佛教教义引入军中,狠抓军风军纪,做士兵思想工作。

很快,唐生智第四师在人数、装备、训练等方面,都超过了另外3个师,便不再把赵恒惕放在眼里,两人开始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生智

1925年7月,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广东成了革命的策源地。

唐生智为了对抗赵恒惕及其背后的吴佩孚,与广东方面展开了合作,共同驱赵讨吴。

1926年3月,北伐战争前夕,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在长沙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驱赵讨吴运动。唐生智见气氛搞起来了,也起兵向长沙进发。

赵恒惕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手下几个师长的支持,只得推荐唐生智代理省长,下台离湘。

06

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长,引起了其他3个师长不满。

为避免后患,唐生智以开会为名,扣押了第二师师长刘铡、第三师参谋长张雄舆等军官。

又把第一师师长贺耀祖打发到了湘西,解除了第三师师长叶开鑫的职务,并派兵攻占了叶开鑫部所据守的岳州,叶开鑫率部退入湖北,投靠了吴佩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

唐生智的一系列操作,引起了吴佩孚的不满。

1924年,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流落两湖,辗转岳州,托庇于赵恒惕的保护之下。后来,他经过一系列运作,收拢整合旧部,逐渐控制了湖北,实力有所恢复。

吴佩孚最痛恨犯上作乱的人(被冯玉祥搞怕了),唐生智驱逐赵恒惕,让吴佩孚很不爽,给他插手湖南提供了机会,他派人告诉唐生智:马上退出长沙,一切还好商量。

年轻气盛的唐生智也很拽,对吴的使者说:湖南不是作战的好战场,湖南伢子不是好惹的···如果吴大帅杀到长沙,我就从另外的路杀到武汉,和他换家,吴大帅打我,胜了不足为荣,败了,我唐生智一战成名···

说完,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倘我不幸失败,就用这个解决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佩孚什么风浪没见过,自然不会这几句话吓住。他决定为叶开鑫撑腰,支持其打回湖南。

1926年4月,10万直系杂牌军围攻唐生智,唐生智顶不住,放弃长沙,退守衡阳。

形势危急!唐生智急电广东国民政府求援,广东方面很快派出了白崇禧、陈铭枢等人与唐生智洽谈合作。

经争取,唐生智加入了国民党,表示拥护三大政策,愿意参加北伐,其部队随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众所周知,国民革命军八个军,是北伐战争的初始部队。

其中第一军是黄埔嫡系,军长何应钦;第二军是谭延闿的湘军,鲁涤平实际指挥;第三军是朱培德的滇军;第四军是李济深部粤军;第五军是李福林部粤军;第六军是程潜的湘军(各种地方部队改编而成),第七军是李宗仁的桂军,第八军是唐生智的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自己人,当然要援助。

5月广东国民政府相继派出了李宗仁第七军,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2个师及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队,入湘援唐。北伐战争拉开帷幕!

7月9日,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誓师北伐。此时,北伐军先锋队杀到了长沙外围。

接下来,就是汀泗桥、贺胜桥等战役了,本文内容也与中学历史教科书接轨了。

北伐战争终结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唐生智可视为北洋时代湖南的最后一任军阀。

再往后,湖南三位大佬谭延闿、程潜、唐生智都卷入了国民党派系斗争中,最后都是失去了兵权和地盘,原唐生智的部下何健趁机崛起,成了湖南新军阀,不过,这已是南京政府时代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健

1937年11月,蒋介石借抗战之机调走了何健(已无实权),终结了他在湖南长达九年的统治,也终结了军阀统治湖南的历史。

【参考资料】

《北洋军阀史》《北洋军阀史话》

《谭延闿评传》《湘鄂战争评述》

《从治湘到祸湘--张敬尧督湘研究》

《一九二三年谭赵战争的性质及其意义》

《赵恒惕"联省自治"与政局变动研究(19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