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沟是个不足300人的小村子,被一条干河沟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村民往来要绕很远的山路。郭变花上任之后,首先提议修一座桥,没想到马上就有村民反对,因为村里那时侯根本没有钱。

记者:那当时你接支书的时候,村里的账上多少钱?

郭变花:一块两毛钱,四万块钱外债。

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郭变花想起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她的小学老师曾参加过红旗渠的修建,也常常给她们讲起关于红旗渠的故事,尤其是传奇中的红旗渠铁姑娘从小就成了郭变花心目中最崇拜的精神偶像,一想起她们,眼前修路、修桥的困难似乎变得不再可怕。于是,郭变花首先拿出了自己10万元的养老金,又动员丈夫领着山西的建筑队回来一起参与。

记者:你说干这些事,修路、修桥、修坝,干这些事的时候,最为难的是什么?

郭变花:最为难的就是钱,我当时修的是两公里(路),已欠外债十几万元。

记者:那这个钱欠的时间长了,人家还能相信你吗?

郭变花:我就跟他说了,我说我就不当支书了,这个账我也认,欠条都是我(郭)变花的名字,都不是村委会的名字。

记者:你为啥不签村委会?

郭变花:因为村委会要换届,欠人家的钱要是不给人家,那人家有啥办法?要是有我郭变花签的名字,人家就可以到我家去要!

记者:所以你写自己的名字还是为了让大家更相信你。

郭变花:对,也更相信我能给得起你钱,我一定会还你。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跟着郭变花一起修路、搭桥,她带领村民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把村里的路和桥全部修好。

记者:把那洞给修好了,又把那桥给架好了,您这一下在石大沟里头声望就建立起来了。

郭变花:他都知道我这个人是个干事的人,不是吃闲饭的人,所以说从那以后他们就相信我了。

为了让地处荒山野岭的石大沟村走上富裕之路,郭变花又把目光投向了石大沟的万亩荒山,开始带领村民们植树造林。郭变花说她最大的梦想是把石大沟建成一个生态旅游公园。

记者:每年能种多少树?

郭变花:每年都是十二三万棵。

记者:十二三万棵,现在种了几千亩了?

郭变花:五千多亩。

为了看山护山,郭变花在山上挖了两间窑洞,干脆吃住就都在那解决,家人见她如此操劳,劝她到城里享享天伦之乐,就连医生也屡次向她下过休息通知单。

记者:所以外面的人老说,说像林县的人,像红旗渠边上的人,身上都有股劲儿。

郭变花:从小就在这红旗渠的故乡长大的人,同时呢,用红旗渠精神熏陶过来的,就是不服输,我干的事我就想干成个结果,什么东西我都不服输,林州人都有个梦想,我这个梦想就是农业生态旅游。

正是郭变花们的努力,使林州100多万亩的荒山基本都得到了绿化,原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林州也由此揭开了第四部曲——新世纪,十万大军美太行。在这支大军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2007年,郝志亮通过招考,当上了东下洹村的村主任助理。一上任,他就四处走访村民,发现村民们最大的愿望是如何致富。为此,郝志亮开始多方考察筹划,他发现东下洹村南有2000多亩的荒山,临近洹河,水资源丰富,要是把这片荒山开发起来,在洹河畔建一个绿色生态园,就可以让村民们不出家门就挣到钱。随即,郝志亮请来了林业局的专家进行了详细考察,最终专家组建议郝志亮可以种植用于提炼生物柴油和食用油的黄连木。

郝志亮:当时前期就四五十万元差不多,找个投资人吧,他们都说我还不知道我就在那长大的,我记事起那山上都是杂草,没人投资。

记者:那怎么办?

郝志亮:我说带个头,让他们看一看。

于是,郝志亮把家里准备买房子的19万8000元钱拿了出来,又去找亲戚朋友七拼八凑地借钱,凑了有46万左右。

记者:当时这笔钱是老人给你去买房子的,你把这笔钱拿出来投到种树上了,那你媳妇怎么说?

郝志亮:肯定不干了,还有包括父母谁都不干了,我媳妇当时吵得特别凶,当时她是怀孕六个月了吧,后来我拿到钱以后,她一气之下就回娘家去了,日子没法过,离婚算了,闹过好几次,回娘家我也去叫过好几次,不回来,说你不拿回来这个钱,就不回去。当时我就跟我父亲说,我说你别管我了,反正这个钱你也是准备让我花的。

顶着家里的压力,项目终于启动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带来的打击,先是两次育种失败,高价购得的种子损失过半,紧接着是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记者:那个时候别人还不理解你或者还不能给你支持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自己怎么挺过来的?

郝志亮:有时候就自己安慰自己说这就是最难的时候,也许这就好像跑步,就像跑步有时候感觉呼吸都过不来了,其实往前再挺一步,你这个困难期就过了。

就这样,2370亩荒山终于都种上了黄连木,郝志亮也看到了曙光。当时听说黄连木的嫩芽可以出口,为了寻找销路郝志亮在山东青岛、烟台等地奔波两个多月寻找相关厂家,第一份合同是他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才签下的。

记者:这个星期你住在哪?

郝志亮:一开始本来想住,但是住宿费太高了。

记者:多少钱你觉得高?

郝志亮:最不好的也要30元。

记者:30元你也觉得高?

郝志亮:30块钱差不多那个时候够十天吃饭了。

记者:那你不住旅店,住哪?

郝志亮:有时候累了就在路边上坐一会或者在公园那个地方有石凳子嘛,比较长,就在那上面休息。当时觉得自己特别可怜无助,那个时候,自己为了什么拿这么多钱在这找这个罪受呢?但后来找了一家吧,终于找着了,有这个销路他们可以技术处理。

记者:你拿着那合同回来给村里的人给家里人看了?

郝志亮:对,首先让我媳妇看了,我说你看,终于有收益了你看,签了,我说这一次20万元。

如今黄连木嫩芽被制成绿色无公害野菜罐头,远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每年的盈利可以达到20多万,这些收入又被继续投入到了2000多亩的山林里。据郝志亮的估算,等黄连木到开始挂果的时候,全村每年就能增加300多万元的收入。但其实从项目开始启动的时候,东下洹村的村民们就多了一份收入来源。

郝志亮:组织部有村官生活补贴嘛,900块钱,我自己一分钱工资没有从这上面拿。

记者:但是村里其他人的工资一个月是1200块。

郝志亮:盈利给自己的村民开了吧,他的生活条件好了,他愿意跟你干,你可以带动一片老百姓。

在郝志亮的带动下,已经有三户村民开始承包荒山种植黄连木,经过四年的奋斗,郝志亮的创业之路也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而一说起其中经受的种种艰难,这个生在林州长在林州的80后村官也说起了他心目中的红旗渠精神。

郝志亮:应该是不怕吃苦,克服困难,还有我们林县说的敢把山河重安排嘛,自己也就想,现在这新一代也有要有这个气魄。

记者:所以你种树是不是也是要想把山河重新安排一下?

郝志亮:对,重新安排一下,让荒山都变成金山、银山。

从任羊成、李顺昌等修建红旗渠的老一辈林州人再到许存山、郭变花、郝志亮等几代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林州人特有的倔劲儿,或许这就是林州50多年来不断延续传承的精神脉络到今天,林州人再一次用十六个字阐释着红旗渠这座精神丰碑的内涵:“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这一次探访红旗渠,我们走遍了林州17个乡镇中的15个,经常行进在太行山的峭壁险峻之间。

这路实在是太差了。

你害怕了,要不就下来我开。

一次采访途中,当地的司机因为山路太过崎岖惊险,怕不安全,中途表示要放弃前行,而这样的直接体验不由地让我们想起50多年前战斗在崇山峻岭中的十万修渠大军。尽管岁月流逝,今天已经有很多人不在了,但他们用血汗所修筑的红旗渠仍将代代延续。

就在我们探访红旗渠的时候,一场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的水利大会战工程正拉开序幕。原来由于近年来水源紧张,造成引水量急剧下降,部分渠段、库塘损毁渗漏严重,甚至有的下游地区退化到守着渠道种旱田的地步。于是,林州市计划投入9亿多元在三年内完成红旗渠的修复工程,听说要重修红旗渠,77岁的王文书和71岁的李顺昌两位老人主动请战。

李顺昌告诉我们,当年村里派出了八个先锋队员参加修建红旗渠,现在就只剩下他和王文书了,重修红旗渠,他觉得也是在替老兄弟们延续一个心愿,另外一位当年也参加过修红旗渠总干渠的老人,77岁高龄的申满仓为重修红旗渠,他捐出了子女给他的20万元养老金。

记者:20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呀!

申满仓:知道。

记者:您一年能花多少钱?

申满仓:我一年,我们三口人,我花钱超不过一万块钱,我个人的生活我是很计较的,这个钱,我该花钱的地方我不省,但是不该花的钱,我一块钱也不花,修街、修路,我毫不犹豫,往西走的那条路那是我八万块钱去年才修的。

为了让家家户户的田地尽早浇到水,每天早上七点钟,申满仓老人就骑着摩托来到工地一直忙碌到天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身患贲门癌的老伴,就在去年7月份,申满仓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到医院住了四天,老伴怕他有闪失让他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

记者:我听他们说您天天到工地来都带着药来呢?在哪呢?我看看。

申满仓:就挂在脖子上,用根绳拴着,万一有意外了,吃上就好了。工作要往上比,别人比咱做的贡献更多,生活要往下比,不如咱的生活还很多人,这样才能想通,你要光想往上比,那没有啥止境,奢侈生活可过可不过那没有必要。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我还要继续做贡献,我们这个车得共同来拉,这个车才会走得快了,老百姓,他是一杆秤,他也会称一称你有多重。

和申满仓老人一样,企业家万福生为这次重修红旗渠也捐出了20万元钱,这个与红旗渠年龄相近的林州人,在出生的时侯,他的父亲万荣奎就正在红旗渠工地劳动。改革开放初期,他的父亲凭借着在红旗渠上练就的手艺外出搞建筑,1991年,已身患癌症的父亲得知镇政府要在秦家坡村筹建第二中学时,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积累的26万元资金,拿出来用于建学校。

万福生:我父亲从小一天学没上过,在外面闯荡以后因为没有文化,走了好多难(路)很为难,就感觉到没有文化不行,必须有文化,我就少吃点饭,哪怕我不论怎样省点钱,也要把教育(做好),也要让下一代有文化。

1996年,万福生按照父亲的遗愿,投资了36万元在村里又修建了一个小学,完成了父亲多年的夙愿。万福生开创了个人捐资助学的先河,迄今为止,他为林州捐献的各类善款达到1000万元。

万福生:我父亲给我留下的最大的财富是精神财富,就到现在我也没有忘记老人家说的话,我没把钱当成是我自己的,我就感觉是大家的!还有七八十岁老奶奶拿着窝窝头来感谢,我心里确实非常感动,在那个时候你才真正感觉到是一种幸福,并不是说你给他奉献了多少,而是这种感情任何东西不能取代的,不是钱能取代的东西。

年轻时飞荡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清理碎石的任羊成老人,也出现在了重修红旗渠的捐款现场,日子并不宽裕的老人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1300元。

记者:任老您现在都80多岁了,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渠上去转呢?您这是为什么?

任羊成:142公里,一年都要走两次,只要有一口气,我要保红旗渠1500公里,我要给群众看住,这是林县全县群众的生命。

重修红旗渠,再一次激发了林州人对于红旗渠的特殊情结,也让我们感受到红旗渠精神在林州这片土地上非同寻常的力量。今天的红旗渠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它见证了一个孕育无数传奇的群体,勇敢追梦的不懈努力,更见证了一个群体走出地域局限,创造新生活的永久魅力。

作者:李小芳

来源:云上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