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域“破”与“立”——太空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在何方?

石海明 刘一鸣(国防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时期,在宁静的地球轨道上,重达十几吨的空间站失去控制,一旦坠入人口聚居地,不仅将造成人员伤亡,更可能诱发战略误判,挑起核战危局。紧急关头,两名英雄宇航员挺身而出,进入太空成功控制了空间站,顺利化解了一场酝酿中的人类浩劫。这一惊险情节就是2018年1月上映的俄罗斯影片《太空救援》中所描述的场景。科幻与现实交相辉映,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一情节,就是人类太空探索史的一段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无限的太空,有限的公域

早在2000多年前,当人们尚未完全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时,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曾大胆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进入当代,美国参议员罗伯特·史密斯又断言:“谁控制了太空,谁就将控制地球的命运!”显然,科技的边界就是安全的边界,在人类尚未尽览太空浩瀚之时,有关这一新疆域的定位就已有广泛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与此共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太空”概念本身的界定却存有不小争议。太空的最低边界在哪里?太空是否归属于主权国家?等等,这些问题随着人类向太空进军的脚步加快而渐次浮出水面。为解决此类争端,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各国在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的宣言》,确定了“外层空间供一切国家自由探测和使用”,以及“不得由任何国家据为己有”这两条原则。但就在此国际宣言正式通过13年后,巴西、哥伦比亚、刚果等8个赤道国家却发表《波哥大宣言》,主张“各赤道国家上空的那一段地球静止轨道属于各国的主权范围”,从而使外空划界问题复杂化。2009年,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又将太空纳入“全球公域”范畴,指出其“不为任何国家控制但又为所有国家所依赖的领域或区域”;而后,又于2015年提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将包括太空在内的全球公域视为军事竞逐的高地,太空的火药味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太空界定争议的背后,是多方对太空巨大资源的诉求分歧。虽然太空广袤无垠,但开发价值却有天壤之别。临近地球轨道是目前最重要的太空战略资源,围绕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争夺:

其一,轨道资源。在现有通信技术条件下,同频段的两颗卫星在经度上的间隔必须大于2度才能被地面站区分,因此在整个对地静止轨道上的同频段卫星通常不会超过150个。无疑,地球静止轨道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想要发射卫星的国家必须提前几年向国际电联申报,以防止卫星相互干扰甚至发生碰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都谋求实现通信和导航等功能的全球、全时覆盖,低成本卫星发射技术也逐渐成型。如近来频繁曝光的SpaceX已经启动的“星链”计划,就预计发射1.2万颗微型卫星。这将带来轨道资源的大规模消耗,使本已白热化的轨道争夺更趋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频率资源。与轨道位置相匹配,卫星还需要占用一定的电磁频谱宽度来满足其正常通信。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损耗程度有异,因此处于较低损耗频段的卫星就能实现更高效传播。目前,各类通信卫星所使用的电磁波频段主要集中在0.3~30GHz区间,其中0.3~10GHz频段间损耗最少,被称为“无线电窗口”。对于同样不可再生的频率资源,国际电联采取的是“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原则进行全球分配。因此,一些难以跻身航天大国的国家,如汤加王国,就利用这一规则,早期申报了大量的频率轨道资源并获得了优先使用权,此后以经营优先使用权来谋取经济利益。随着通信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卫星频率资源日益紧张,进一步加大了太空竞争的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三,军事资源。作为尖端科技的集合体,卫星会搭载多种最新装备进入太空,来完成特定任务。其中,涉及科学探索、通信保障等方面的功能大多是公开的,同时也不排除有些卫星军事化的用途,此乃秘而不宣。长久以来,虽然外空武器化是人类不敢逾越的红线,但伴随着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军备竞赛断而不绝,此种危险进一步升级。如特朗普上台后就推翻了奥巴马政府直接登陆火星的庞大计划,决心“重返月球”,并建立了包括国防部长、美军参联会主席等军政要员的国家太空委员会,其军事方面的考量昭然若揭。同样作为航天大国的俄罗斯也不甘在新一轮太空竞逐中居于下风。2018年年初,普京就签发命令开发超重型火箭。这种能把90吨货物运送到地球同步轨道、或把至少20吨货物送入月球轨道的太空巨人一旦研制成功,其运载俄罗斯重型军事装备的能力也不可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短暂的合作,长期的竞争

合作与竞争,是人类处理彼此关系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太空领域,国际合作构建了和谐的“天空之城”,国际竞争则打造了可怕的“杀人利器”,它们一起涂抹出当今的太空图景。

在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最为成功的范例当属国际空间站。空间站是人类在近地轨道工作的平台,是开展长期和大型空间科学实验和观测的最佳设施。国际空间站以美国为首,是包括俄罗斯、欧洲航天局(11个国家)、加拿大、日本和巴西共16个国家合作建立和运行的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用于训练宇航员、开展生物医学研究、测试新技术、对地观测等任务。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12月开始组装,2011年5月完成全部建设,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作为迄今为止参与国家最多、持续时间最长、项目规模最大的太空领域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不仅取得了科研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以国际空间站的合作模式为蓝本,航天大国在国际空间合作的立法层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如作为国际空间站基本合作准则的《加拿大、欧空局成员国、俄罗斯联邦、美国政府间关于民用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就为未来类似的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提供了借鉴。当然,国际空间站虽然名为“国际”,实则将中国等新兴航天大国排除在外。直到2017年6月,中国的科学实验项目才首次登上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破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以来,人类的太空探索史更多地是以竞争的形式书写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几次空间竞逐至今仍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产品的鲜活素材,如苏联“伴侣号”的发射极大地打击了美国社会的技术优越感、美国“阿波罗11号”在“登月竞赛”中完胜苏联、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等。冷战结束后至今,国际太空竞逐呈现出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单纯以发射卫星数量取胜转向航天产业整体发展的竞争,在技术研发和对外交流中,强调航天技术附带的政治价值和外交目的;

其次,太空活动主体从国家主导向企业参与转向,商业太空探索获得蓬勃发展,涌现出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Oneweb、Facebook、三星等商业公司参与到太空活动中来的景象;

最后,太空领域的军事能力对抗有增无减,如美国开展了“施里弗”系列太空战模拟演习,俄罗斯于2011年成立“空天防御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太空命运共同体:泡沫还是梦想?

对于浩渺的苍穹而言,地球和人类只是沧海一粟,但广袤的太空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也是人类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对太空资源及近地轨道的破坏性开发和军事化利用,都将置人类自身于极其危险的生死绝境。如果我们不能用集体行动、制度规约、协商谈判等方式来解决太空领域的分歧和争端,那么,此时正略过我们头顶的一颗颗卫星就将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简单地将太空形容为安宁如初或硝烟四起,都不能反映太空竞逐的复杂全貌。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史进化的人类,从来不缺少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联合国层面,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陆续出台了《外太空条约》《外太空的利益宣言》《向外太空发射物体的登记公约》《联合国太空碎片减缓指南》《太空和人类发展维也纳宣言》等一系列国际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类的外空行为。但这些准则多数都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在具体实施中,更多地还要靠当事国的自觉履约。国际社会也迫切呼唤更为全面、更具约束力的外空行为法律尽快出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走向太空的步伐不会就此终结,那么人类势必要选择一条明智的进路。拨开历史的迷雾,丰富的太空实践逐渐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构建太空命运共同体。

太空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是梦想,乃因为这一理念的形成和确立,目前仍受到一些思潮的阻碍和冲击。一些国家对太空利用心存偏见、对太空治理逃避责任,甚至对人类命运置之不理。在制定太空行为准则的努力中,联合国相关机构虽进行了积极努力,但因美国在其中有因本国利益而进行一票否决的权力,从而使相关太空准则失去了一定的国际代表性;同时,美国、欧盟、中俄等航天大国都尝试制定了国际通行的行为准则,但皆因个别国家之间利益诉求的分歧而迟迟无法在国际推广。2014年2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裁军会议上,中国与俄罗斯再次向会议提交了新的《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但美国拒绝就此展开讨论,指出“太空中不存在武器竞赛”,因此“没有问题需要通过武器控制协定来解决”。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显然与事实不符。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太空军事力量,其在轨运行的卫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可用于执行军事任务,其在外空军控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个别国家仍然将太空视为其展示武力、制造威胁、渲染矛盾的工具,对太空治理的法制规约提出种种“例外”,从而阻碍了太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程。这种早已被历史和时代证伪的“工具理性”,给太空蒙上了愈发不确定的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命运共同体之所以是必然,乃因为它是解决太空现有矛盾、构建太空共同安全机制的唯一出路。从狭义层面来看,面对未来的智能化时代,人类早已进入到了信息技术的规制当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模式和价值范式无不带有信息技术的深刻烙印。技术规制下的当代世界,早已无法回到信息技术广泛采用之前的时代,更无法承担“信息黑障”带来的系列社会和安全问题。在更为广义的层面上,已然十分拥挤的近地轨道空间一旦发生战争,产生的飞行器碎片将会引发可怕的“雪崩效应”——每一次撞击并不能让碎片互相湮灭,而是产生更多碎片,而每一个新的碎片又是一次新碰撞的危险源。而即便不发生大规模的太空战,以当前太空垃圾的增长速度,有科学家预测,到2300年,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因此,以和平的方式利用太空,以共同的担当治理太空,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被看成战场,没有什么技术不能被用于军事,而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一直是人类无法控制和回避的铁律。构建太空命运共同体,我们自然不能用军事化的思维去筹划太空战略,但同时也不能马放南山、铸剑为犁。备战是为了不战,“武”字本身就是“止”与“戈”的合并。继承了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中华民族正在进行新时代的复兴伟业,必将在太空合作与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太空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展现大国的应有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STM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