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呀弹棉花,半斤棉弹成了八两八哟,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相信对于老一辈的朋友来说,“弹棉花”是非常熟悉的事物,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软软的棉花被压成一条条整齐的被褥,让人倍感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便是一位弹棉郎,年过五旬的他,已经在村子里弹了10余年棉花,手艺非常不错,大家伙儿都找他弹棉花,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上去低调朴素的弹棉郎,背地里却是一个盗墓贼,当年他带领手下们,几乎搬空了皇陵……

时间回到1928年,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借“军事演习”为幌子,公然实施盗墓,暴力炸开了慈禧太后及乾隆皇帝的陵墓,将其中的陪葬品洗劫一空,此事一经曝出,引起一片哗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代皇帝溥仪听闻此事后,怒火冲天,直接带着逊清皇室众人上告老蒋,要求严惩孙殿英,结果这孙殿英“早有准备”,用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一一贿赂各级部门负责人,最后不但没有受惩罚,甚至还升职加薪,着实令人咋舌。

看着公然盗墓的孙殿英竟然能获得这么好的结局,一个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便是土匪头子王绍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内的形势仍然动荡,清东陵一带的管理者们也纷纷散去,最后只剩下几个民兵驻守,王绍义知道,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观察周边的环境,王绍义来到了清东陵周边的某个村落住了下来,为了不引起村民们的怀疑,王绍义伪装成了弹棉郎,平日里便四处吆喝招揽生意,闲暇时还和大家唠唠嗑,很快便和村子里的人熟起来了。

而一到晚上,这个看上去朴素老实的弹棉郎,便露出了真面目,他一边准备盗墓所需的工具,一边勘察周边环境,经过一番摸索,王绍义发现咸丰皇帝的定陵位于整个陵园最西边,位置最为偏僻,不易引起外人察觉,便将目光锁定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认目标后,他便找到了昔日的得力干将杨芝草,此人绰号“小诸葛”,点子特别多,当过土匪,还给日本人当过伪警察,得知王绍义要盗定陵后,他立马来了兴趣,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接着杨芝草又找到了关会增,他的来头可不小,关家祖辈就是负责修陵的,对定陵内部非常了解,有了他的加入,盗墓自然事半功倍。

不过3个人,力量还是太小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绍义等人分别联络昔日的兄弟们,最终,一支“盗墓团伙”集结完毕,在关会增的帮助下,王绍义还打造出了特制的“拐钉钥匙”,可以打开地宫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12月22日,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王绍义带着100多名成员,悄悄来到了清东陵,很快,定陵中的陪葬品被他们搜刮一空。但很显然,这群贪婪的人是不会满足的,接着他们又来到了康熙帝的景陵,经过3天3夜的“努力”,景陵也被他们搜刮一空,可怜那康熙帝,尸骨被这群盗墓贼随意扔在了地上。盗空了定陵和景陵后,他们又将目光锁定了慈安陵园、昭西陵……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绍义等人的事情被周围的村民们发现了,然令人愤怒的是,村民们并没有报警,反而迅速加入王绍义的行列,纷纷冲向陵墓,希望大发横财。就这样,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根据不完全统计,清东陵失窃的文物超过上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王绍义等人盗墓的事情传到了军统局的耳里,老蒋大怒,立刻命戴笠等人全力处理此事,很快,王绍义等70余人被捕,800多件陪葬品被追回,1951年3月21日,王绍义被枪决,其余盗墓者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