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名吃瓜群众是幸福的,历史的瓜、娱乐的瓜、思想的瓜,甚至文学的瓜、艺术的瓜、学术的瓜,围观热点事件、关注社会民生、眺望国际纷争,谈天说地,头头是道,有时还相当专业。

这不,最近位于京城海淀区西四环北路和远大路路交汇处,两个黑洞洞的庞然大物,就又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好奇。一眼望去,这两个怪物身高数米,长10米有余,分别侧卧在四环主干道东西两边的绿化带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近900年的建都史,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各个历史朝代的文物古迹就有3500多处。对两个庞然大物的来龙去脉,许多人一下还说不上来,难道这是一处历史遗迹,是某个朝代留下的文化图腾?

上面,人们都是在瞎侃闲扯,人家这两个东西,其实就是两个高架公路的“门式框架桥墩”。但这个桥墩是建桥的烂尾工程?还是拆桥的烂尾工程,人们众说纷纭。

很快,附近年长一点的居民就反映,这两个莫名其妙的家伙至少有二十来年的历史了,而且是建桥的烂尾工程。一位90后说:“自我记事起就有这么两个与北京大都市格格不入的奇怪墩子。至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们一直没有搞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阔步前进,这两个硕大的建筑难道是迎接2022冬奥会的在建精品工程项目?

于是热心的吃瓜群众小心翼翼拨通了北京市交通委的电话咨询情况:

工作人员:“市项目库中没有西四环与远大路相交节点的建设项目,这个问题应问海淀区政府。”

之后,拨打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电话,被转至海淀区交通委道路设施科,工作人员告知:“海淀区交通委没有道路规划的权限,应咨询北京市交通委。”

怪了,又转回了原点,接着再向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养护处询问,工作人员告知:“该立交桥工程由于未完工,不在养护管理范围内。”

看来这是一个未完工,暂时也不再继续建设的“烂尾桥”工程了!

跟着行政部门兜了一圈子,吃瓜群众还是丈二和尚摸不见头脑,烂尾工程难道就没人管了?

无奈,执着的他们又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政民互动”12345网上接诉即办专栏进行反映,可还是没有下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吃瓜群众毫不气馁,表示将持续关注,主动作为,一定要把建设美丽北京的建言进行到底!

20年,按照高速公路、高架桥的一般使用寿命50年来考量,年过半百的两个“桥墩”如果继续让其担当重任,可能已力不从心。

20年,北京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与时代同脉搏,与国家共奋进,轨道交通成网运行,大兴国际机场落成投入使用,森林覆盖率高达43.5%,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

2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大运会、奥运会、残奥会、APEC、园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调把首善之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把建设美丽国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部分。

可这个严重影响北京市容市貌且有安全隐患的跨世纪丑陋“烂尾桥”,却任凭沧桑巨变,我自岿然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寒来暑往,栉风沐雨,坚挺伫立;20年如一日,腐而不朽,朽而不倒。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俨然已经把它作为北京和谐美好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吃瓜群众不禁想弱弱地问一下:政府的各项建设规划、整治怎么就触动不了这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两个莫名其妙的建筑真就置之不理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神,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习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要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新的时代,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双奥之城,古老与现代融冶于一炉,正在焕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风采。广大市民对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城市治理水平、平安建设的期待也更高,需求更丰富,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北京市委践行的发展思想。“烂尾桥”已经躺了二十多年了,但愿它不要再继续躺下去无人问津“跨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